第十七回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五代前的那些爱》

第十七回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第1页)

——崔护与绛娘的故事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韩国影片叫《我的野蛮女友》,那是一部很另类却又很感人的爱情片。

很奇怪的是,在拍完《我的野蛮女友》之后,导演郭在容却不再相信这种另类而有些疯狂的爱情,他开始回归传统,然后他拍了一部中规中矩的传统爱情片,是说两个青年男女在放假的时候在乡下偶然相遇后开始的一段恋情,那是一种纯美的爱情故事,一切开始的都是那么自然,而不是突然,我还记得影片翻译过来的时候,有两个中文名字,一个叫《假如爱有天意》,一个叫《不可不信缘》。

说老实话,我觉得这两个名字翻译得虽然直白了些,但就像影片里的爱情故事,却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贴切。

我个人很喜欢这两个名字,因为我相信人生是有缘分的,而爱,则是有天意的。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可以证明这一切,虽然它发生在遥远的初唐,虽然我们了解它,只是从一首诗开始的。

那首诗很有名,诗是这样写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诗的作者是唐代的诗人崔护。

崔护,字殷功,博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定州人。

他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举,最终做到了岭南节度使,也就是一方诸侯了。

说实话,虽然崔护的官后来做得很大,但他并不像唐代的其他诗人那样给我们留下来很多的作品,《全唐诗》记载崔护所作的诗总共才有六首,而且其中的五首也都属于比较一般的作品,知道的人也不太多。

但就因为一首诗,也就是我们刚才读到的这首《题都城南庄》,就是因为这一首“人面桃花”

之作,让崔护最终是作为一个多情的诗人,而非一个节度使、一方诸侯,留在了后人的心目中。

简简单单一首诗,而且是一首七言绝句,寥寥的二十八个字,为什么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印象,为什么可以让一个人在历史的尘埃里永不磨灭呢?

这就要说到这首“人面桃花”

之作背后的那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了。

唐人孟棨所作的《本事诗》最早记载了这个故事。

因为“本事诗”

的意思就是挖掘诗的创作由来,挖掘诗创作过程中发生过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相信,由这首诗引发的故事是一段真实的事情。

故事是这样,是说唐贞元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95年,崔护来到京城郊外春游,春游的过程中他邂逅相遇了一位叫绛娘的女子。

那么崔护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春游的呢,他又是在哪里遇到绛娘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导致崔护去郊外春游的背景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这一年崔护是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但不幸落弟了,也就是高考落榜了。

这样一个落榜生,在离开京城之前是百无聊赖,心情非常地差,所以有机会当然想出去走走。

第二,正好这一天是清明节,唐人清明时节已有郊祭的习惯,所以晚唐时杜牧就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为什么路上有那么多行人呢?就是去野外郊祭。

崔护也没事儿,自个儿在旅店里呆着也闷得慌,再加上高考落榜,本来心里也郁闷,所以自己也想到郊外走一走。

第三,《本事诗》里记载崔护是个“孤洁寡合”

之人,也就是他的个性是比较内向的,朋友也不多,所以他是一个人去郊外春游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