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五代前的那些爱》

后记(第1页)

人生,真的很奇妙。

虽然我们总会去规划明天,乃至明年的工作,但你永远不能确定,明年,甚至只是明天,你到底会遇上些什么人,会做些什么事儿!

我还清楚地记得,06年底,我规划着来年的工作——上课、教学、科研……

但我没有预料到,我在来年里,会结识一个叫徐明的人,会被他“拖进”

那片光明的“万家灯火”

里来。

徐明是江苏电视台《万家灯火》栏目的制片人,与我同龄,却比我胖许多,也因此显得胖得可爱。

他总是在乐呵呵地说话,从我们偶然相识的那刻起就这样。

我被他打造《万家灯火》这个栏目的构想所吸引,最终义无反顾地走了进来。

刚开始“触电”

,实在有几分不适应。

由于栏目初创的条件所限,我在演播室里,只能面对摄像机的灯光,却看不到久已习惯的学生们求知的目光,这个过程让人很茫然,说话的时候,“打嗑儿”

、忘词儿,甚至犯结巴,那都是常态。

我几乎要退却,是徐明,和他手下那帮优秀的编导们,鼓励我,帮助我,让我最终坚持了下来。

八月的时候,七夕节近,江苏电视台策划了一台盛大的有关“东方情人节”

电视大餐,而我则“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次走进《万家灯火》,主讲这个“评点千古爱情”

的系列。

后来知道,这个系列本不是由我来讲,只是栏目组看中了我有几分“胡说八道”

的口才,又是搞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博士后,这才力排众议,由我来讲。

由于有了第一次“触电”

后的适应,这一回我渐渐放松了下来,也确实能按编导的要求,把摄像机毫无生命感的灯光,想象成观众们饱含情感色彩的目光。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