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南省新一轮的干部挂职工作正式启动了。
挂职,顾名思义,就是干部在不改变行政关系的前提下,委以具体的职务到另外地方,培养锻炼的一种临时性任职行为。
挂职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下挂。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挂职。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但也实施过的挂职,叫上挂。
就是基层的干部上挂到上级机关,这里面的意思更多的是学习。
省里这次的挂职当然是下挂了。
既是下挂,这里面的名堂就很多。
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一种经常性工作。
挂职的奥秘在于它往往能关系到挂职者的将来升迁。
这些年,仅仅靠在机关上呆着来提拔,难度越来越大。
特别是一些到了处级这个坎上的干部,再想上就更难了。
处干们的年龄都在四十来岁边上,一长溜的,排得让人绝望。
要从这条长龙中,挤出来,爬到副厅,可谓是难上加难。
挂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了一条奇妙的通道。
早先年,干部一听说要下去挂职,总是抱怨。
而这几年来,江南省委宣传部的处干们,为了下去挂职,想尽了法子,使出了浑身解数。
一旦下去了,干个两年,回来不是提成实职副厅,也多少能解决一个副厅级巡视员。
一辈子泡在行政的河水里,谁不指望能再升一级?到老了,还是个处干,在别的不知情的人的眼里,也许了不得了。
可是对于一些知情的人来说,就很让人不太瞧得起了。
这就比如在县一级。
一辈子再怎么着也得混个科干。
不是你非得要当个什么,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更多的时候,人还不是为着面子在活?大家吃饭的桌子上,不自觉地总是按官位大小来坐。
老资格的科员,也难以坐到年轻资格的科长上面。
不是不能坐,而是你一坐,心里就不自在,人家看着也不自在。
何必呢?
宣传部的处长们,到下面县里,个个人模人样,威风得狠。
可是一回到部里,三十几个正处,还不包括享受正处待遇的一干人马,齐扎扎地往机关里一摆,威风早没了。
再看上面,部长,副部长,巡视员,副巡视员,加起来又是二十多个。
处干还能算上什么?随便走到那个办公室,一瞥办公桌上的牌子,不是副处就是正处。
用句玩笑话说:部里司长,省里处长,县里科长,乡里村长,村里组长,大长小长,级别一样。
一个干部,在机关蹲久了,说他不想名不想利,那是不现实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