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挂职2》

第七章(第1页)

7

杜光辉在回省城的路上,就给黄丽发了短信,问她什么时候到家。

黄丽说可能要到下午,到家后,她会和他联系的。

杜光辉看着短信,觉得夫妻两个人之间,搞得就像地下党接头似的,心里不免有点难受。

他让小徐放了张民歌的碟子,然后闭上了眼。

平时,杜光辉是很喜欢听这民歌的。

四十多岁的这一代人,虽然不能叫红色一代,但是,正好赶上了红色时代的最后岁月。

红色时代的强大尾巴,在他们的心上,也烙上了印痕。

其实,这一代人是最痛苦与最失去个性的一代。

既承载了上一代的红色经典,又开启了下一代的愤青不羁。

如果说他们是上一代人的复制,他们又有自己"朦胧诗"般的觉醒;如果说他们是下一代人的楷模,他们又远远没有下一代人的轻松与骄傲。

他们是中间代,是背负过去和开垦未来的中间代!

歌声一浪一浪的,杜光辉听着,心却想到别处去了。

黄丽突然说要回来,而且说明了是要和杜光辉商量事情。

听她的意思,这次她还是不准备就此住在家里的。

难道她是回来准备跟杜光辉离婚?上次走的时候,她说得很明白:她不会再回来了。

适当的时候,她会回来办手续的。

难道这次……

黄丽走了以后,有时候杜光辉回到家,看着凡凡,心里竟然十分的空落。

当初,黄丽嫁给杜光辉时,杜光辉只是个一文不名的小科员。

黄丽说她看中了杜光辉为人的实在,跟家里吵死吵活,甚至以断绝关系来要挟,终于和杜光辉结了婚。

结婚后的头几年,特别是儿子凡凡的出生,让这个小家庭充满了欢乐与笑声。

可是到了凡凡上初中时,黄丽原来所在的单位破产了。

她跟着朱少山后面跑起了业务,从此,她开始变了。

杜光辉是一个对家庭要求很低的人。

有人说,从小生长在大平原的人,心胸是比较宽广的。

杜光辉心胸虽然不能像大平原那样的宽广,可是,对于黄丽为了业务四处奔波,他即使有时有点抱怨,但整体上还是能容忍的。

何况随着孩子上学的费用越来越高,靠杜光辉老老实实的一份工资,也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可是后来……

凡凡有时候问杜光辉:"爸爸,妈妈还会回来吗?"

凡凡已经是个十八岁的大人了,现在的孩子,懂事早,十八岁,什么都知道了,只是不说而已。

杜光辉看着孩子的脸,他想如实地告诉孩子,可是他无法说出口来。

而且,他自己内心里也还持着一份希望。

他拍拍孩子,说:"妈妈在外面累了,自然会回来。

这里是她的家,你是她的儿子,她不回来,能到哪儿去?"可是在心里,他自己也一次一次地否定了自己。

黄丽从医院离开时留下的条子,说明她也是经过长时间考虑的。

黄丽是一个性格倔犟的人,她既然定了的事,想改变怕不容易了。

昨天晚上,杜光辉先是没有喝酒,他记着高玉说的话:"少喝酒。

"可是不知怎的,到了后来,他竟然来了酒兴,一气喝了好几个小杯。

等小徐送他回招待所时,头已经昏得不行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