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挂职2》

第十一章(第1页)

半小时前,简又然接到杜光辉的电话。

杜光辉说桐山的干部们在民主推荐时推荐了他,要他留下来当县长。

他想听听简又然的意见,留,还是不留。

“不留。”

简又然只说了两个字。

杜光辉问:“那留呢?”

“留总得有目的吧。

你现在已经是正处了。

而且还是干县长,又在桐山。

家里还有生病的孩子,我认为你是没有选择,只有不留。”

简又然说得果断,杜光辉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谢谢了。”

放下电话,简又然却又实实在在地想了一会儿。

杜光辉在桐山,难道真的搞得那么有特色了?干部们居然在民主推荐时,把一个挂职副书记推荐了出来。

这里面,要么就是一些人别有用心,矛盾太大,找杜光辉来搪塞;要么就是杜光辉确实得到了大部分干部的依赖。

桐山是个山区县,人说山区人实心,一旦跟你好,走遍天涯海角,也不死心。

简又然也了解过桐山,这地方虽然整体贫穷,但是干部们并不穷。

矿业支撑着桐山的经济,也造就了桐山畸形的繁荣。

这种畸形繁荣的背后,直接的后果就是这地方这么多年来,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新闻。

有干部腐败被抓的,有花边新闻出人命案的,更有时不时会发生一起的矿难。

杜光辉到桐山一年,几乎赶上了一半。

简又然有时都替他担心,这么个老实厚道的人,在桐山那畸形的繁荣里面,是不是能经得住?挺得住?守得住?

杜光辉打电话来征求他的意见,这恰恰说明了杜光辉心有所动。

对于这一点,简又然从下来挂职那一天开始,就打定了决心:挂职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回到部里。

当然,更潜在的目的是解决副厅的问题。

这对于每一个下来挂职的人来说,都应该是很明白的。

不然,下来干什么?两年时光也不算太短,放在县里,真的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真要干事,两年的时光确实又太短了。

简又然也不是不想干事。

可是干每件事之前,他都得好好地权衡一下,这事我能不能干?能不能干好?干了,或者不干,对我的挂职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特别是现在,挂职已经过了一年了。

马上又是春节,翻过年来,就等于挂职生活结束了。

以前在下面挂职过的同志告诉他,这后半年你可不能再待在县里了。

你得在上面活动。

为什么活动?还不简单。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