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素质!
素质!”
大宝试图阻止我进入。
我微微一笑,没有理睬大宝,径直走到了美化墙的墙角之下。
我走了一圈,在墙面的一角蹲了下来,抚摸着墙面上的一排黑色字迹,说:“有发现。”
不等大宝继续阻拦,黄支队、林涛几个人已经走进了草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白色的墙面上,用方形的广告章盖上去一排字迹“专业复制SIM卡,监听、窃听,电话:199XXXXXXXX,先复制再付款”
。
“城市牛皮癣啊?”
林涛不以为意道。
“这可不是开锁、疏通下水道的小广告,这是电信诈骗。”
黄支队说。
“电话卡可以复制?然后窃听?”
林涛问道。
“当然不可能。”
黄支队回道。
“哦,所以说是诈骗。”
林涛说,“不过我就想不明白,这种广告,怎么能诈骗到钱呢?既然是承诺先复制成功再付款,而SIM卡又不可能复制成功,那被骗的人又是如何被骗的呢?”
“想不明白吧?起初我也想不明白,后来办了相关的案子才知道。”
黄支队笑着说,“反电诈工作,也是相当考验脑力的。”
我用手指蹭了蹭这一排文字,黑色的墨汁还能被蹭到我的指腹上,说:“这个章,盖上去不久,结合刚才我说的,死者走进来的动作不太能理解,我觉得说不定这个死者还真就是个诈骗分子。”
“那你说说看啊,究竟这种诈骗,是怎么得逞的?”
林涛问黄支队。
黄支队神秘一笑,说:“你说说看,究竟是哪些人会去找这种广告,来窃听别人的手机?”
“特工。”
大宝飞快地抢答。
黄支队哈哈一笑,说:“找这种广告的,多半是怀疑自己的配偶出轨,对吧?”
大家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黄支队说:“而且,这些人不仅怀疑自己的配偶出轨,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去询问、调查,多半是非常在乎配偶的。”
大家又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黄支队接着说:“把握住了‘客户人群’的心理特征,电信诈骗就比较好开展了。
我举个例子,一个男人怀疑自己的老婆出轨,又不敢直接去问老婆,看到了这则广告,就动了心思。
就像是林科长说的,既然是先复制成功,才收费,那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于是,他就联系了这个号码。
骗子接到电话以后,会详细询问目标电话号码使用者的情况,就这么不知不觉中,在电话里,就把男人的目的全都套出来了。
只不过,男人亲口说出的这些话,都被骗子录了音。
过几天,骗子约见这个男人,就说是SIM卡复制好了。
见面之后,并没有拿出复制的SIM卡,反而拿出了一段录音给男人听。
不错,这就是男人如何如何怀疑自己老婆,如何如何希望窃听老婆电话的录音。
好,现在就可以交易了。
(第8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