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途经伊昌,御妹一见钟情。
痴情女欲结良缘。
苦行僧只是不允..误饮药酒,唐僧醒时卧丽室。
佳人动情,大圣急风灭银烛..
且说三藏骑了神马,行了不到两日,便过了八百里瀚海!
择路投西。
这日正行间,遥见一座城池。
初以为仍是海市蜃楼,未作理会。
近了,见那城上旌旗招展,城下车水马龙,方知非幻。
再行一程,到了城下,抬头看见城门楼上“伊昌国”
三个大字。
三藏才要向守门兵卒打个问讯,问城内何处有馆驿寺院,忽从城门洞涌出两队灯宠,中间一个穿紫衣的,问道:“来者莫非是东土大唐赴西方取经的玄奘大法师?”
唐僧揖礼道:“贫僧便是。
行时,承蒙唐王错爱,赐名唐三藏!”
那官员即拜倒在地:“怨在下失迎之愆!
我王闻圣僧将至,令微臣在此等候多日矣!
今夕果然得晤仙颜,一国之幸也!”
便有一辆华丽牛车停在三藏身旁,那紫衣官吏便恭敬请三藏上车。
三藏看那牛,非黄牛、水牛、牦牛,乃是大白牛、腹圆蹄劲,弯角如弓;背披彩帛,项系银铃,甚是好看三藏知国王敬法,自是欢喜,便下了白马,上了牛车。
那紫衣先着人飞马回宫报信,也上了牛车陪三藏。
一声令下,前簇后拥。
进了城。
沿街衙左拐有转,不多时,三藏看见朱墙矗立、殿宇巍峨,知进了王宫。
牛车停下,那官吏搀扶三藏下车,抬头看,眼前灯火通明一座宫殿,太监宫女两厢侍立。
一公公迎上道:“我王有旨,请唐三藏法师进殿。”
三藏回头乱瞅。
紫衣问:“圣僧瞅甚?”
道:“我那白马呢,包袱呢?”
紫衣笑道:“白马已牵入御马厩喂养,包袱即奉上!”
便有小黄门捧包袱来。
三藏道:“我这里有通关文牒,要请贵国大王查验,还要加印押签,好放行哩!”
紫衣笑道:“只怕一时放不了圣僧。”
唐僧听见,只以为不过是投辖攀辕、好客之意,也未多虑。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