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听到后,便留了几分心思。
“你们几乎每天来一次,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壮汉道:“这是最后一车了。
大人,这是东都官家祭典大台的活计,小的没办法。
如果不能按时送到,小的怕是要被五马分尸了。”
卫兵连忙摆手:“赶紧出去,出去!”
壮汉点头哈腰地致谢,并招呼众人将十几辆马车赶出了城门。
狄公起了疑心,幽州位于北疆,的确盛产高大的树木。
但他在幽州查案时,未曾听闻朝廷下令征调如此大量的木材。
而且幽州刚遭战祸,死伤不在少数,这批壮汉却显得举止从容,面无颓色,实在可疑。
狄公让元芳暗暗跟踪马队,看他们的去处,如果有任何可疑之处,随时来禀报。
元芳答应而去。
狄公率领千牛卫来到东都,一刻也不停,直接递了牌子。
下午,狄公便进了东都的宫殿,跟随太监来到了上阳宫。
他万万没想到,太后已经等了他半个时辰。
狄公不敢怠慢,行三跪九叩大礼:“臣狄仁杰参见太后,太后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吧。”
太后心情不错,“你果真履行了约定,旬月便破获了幽州谋反案。”
狄公抬头,看着太后,平静地说道:“这都是太后运筹帷幄,天威降临,微臣只不过是泽被天威。”
太后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狄爱卿守卫幽州,大破李贞、李冲等反贼,可是剩余的叛兵全部逃走了。”
狄公道:“陛下,这些士兵乃博州的百姓,也是陛下的子民。”
太后发怒道:“哼!
造反者都是逆贼,必须得死。”
她转向左边的武三思,吩咐道:“发出圣旨,责令博州都督查察,凡是参与过幽州叛乱的,一概夷族!
另外,将越王李贞从皇室宗籍中剔除!”
狄公心内骇然。
越王李贞自杀前,曾要狄公保护好这些大唐子民,如今狄公安敢背信弃义!
“陛下,为何非要诛灭剩下的四万子民?!”
面对狄公的大声诘责,太后愕然,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狄公自知失言,又道:“陛下,微臣口不择言,请恕微臣犯上之罪。
这四万人名义上是李贞的叛军,实际上,他们都是第一次拿起武器的百姓,都是您的子民啊!”
太后铁青着脸:“乱臣贼子当斩草除根,否则不知谋逆之火何时复燃!”
看到太后发怒,狄公退无可退,便一咬牙,豁出去了:“陛下,微臣去过李贞的大营,那些所谓的叛党都是衣着褴褛的百姓,不少人还拿着菜刀、柴斧战斗,箭雨飞来,他们都不知躲避。
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有五六十岁的老人!
那些孩子还没有娶妻生子,从来不知道人生的乐趣;老人们劳作了一辈子,还没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便被李贞胁迫着来冲锋陷阵了。
他们这样做并非出自本意。
陛下,您杀了他们,有违天道啊!”
太后横眉竖目,暴怒道:“你敢说朕有违天道?!
狄仁杰,你活腻了不成?!”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