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芳又发现了异常:“大人,这上面竟然有冀州参军的名字,龚大人可是太后的忠臣啊。”
狄公点了点头:“如今他也被投入了死牢。
除了李贞、李冲、骆宾王等人,平常看似忠于太后的大将也大多在这个名单上,而我一直怀疑的寿州刺史赵瑰却不在。
元芳,赵瑰可是李贞的姑父啊!
据我的消息,赵瑰早有二心。
他的名字竟然不在名单上,实在诡异!”
元芳猛地冒出一个念头:“大人,您怀疑这血巾子是假的?”
狄公摇头:“我并没有这样说,至少琅琊王李冲的签名是真实的。
李冲的笔迹我认识,绝无可能是假冒的。”
元芳不肯放弃:“那会不会是有人模仿这些大人的笔迹,签下他们的姓名呢?”
“这的确是一种可能。”
狄公道,“血巾子疑点重重,先不说它的真假。
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是谁将血巾子给了太后?废帝李显如今在哪里?”
元芳道:“我那晚夜探王府,探知血巾子被李冲保管着。
李贞统率五万大军,身边人多口杂,大概是出于安全考虑,他便将血巾子交给儿子保管了。”
狄公叹了一口气,道:“在剿灭青龙帮后,我先将隐匿于城中的青龙帮爪牙,还有潜伏于幽州守卫队的内应捉拿归案,最后才到了琅琊王府。
我本以为留了足够的时间给李冲逃跑,没想到他已抱着丽秋自尽多时了。”
元芳问道:“大人确定李冲是自尽的?”
狄公点头:“根据他握刀的姿势和伤口来看,的确是自尽的。
只是不知道丽秋的尸体为什么会出现在琅琊王府。
我又带领一百名千牛卫,将琅琊王府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找到这所谓的血巾子。”
狄公的身体陷入了藤椅中。
他猛地想起了另一件事,便道:“元芳,你还记得在幽州时,咱们对幽州六大案件的分析吗?”
元芳道:“当然记得。
当时我们判定,除了‘客栈杀人案’,‘丽秋之死案’‘裴守德之死案’‘官银丢失案’‘人口失踪案’‘孙罗被杀案’,这些案件都与幽州谋反案相关。”
狄公起身踱步,摇了摇头:“如今看来,其实客栈杀人案也是幽州谋反案的子案。
但我们错了。
从一开始,我们就被引入彀中,先入为主地认为幽州正在谋反,所以将所有案件都自然地归到了幽州谋反案上。
如今,我们复盘一下幽州发生的几个案件,就会发现这些案件并不简单。
官银丢失案、人口失踪案、孙罗被杀案或许是骆宾王一手策划的,目的是刺杀太后。
可是裴守德之死案和丽秋之死案,我们并无十足的证据证明骆宾王、李冲就是背后的黑手。”
元芳大惊:“大人,您认为始作俑者另有其人?”
狄公点头:“骆宾王死前告诉我,恶麒麟并不是他饲养的。
你想想,一个将死之人会说谎话吗?所以我断定,幽州的几个案子必定牵涉第三方势力。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