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承珠定一定神,向一个跟随神像游行的人问道:“你们这位城隍老爷是谁?”
那人鼓起眼睛说道:“城隍就是城隍,当然是神。
你这位姑娘问得好怪。”
于承珠怔了一怔,心道:“他是不知道这神像就是我的父亲呢?还是不方便对我说?”
又问道:“城隍庙是谁起的?”
那人道:“捐钱的绅商多着呢,我也说不清楚,你问这个干什么?”
于承珠锲而不舍,又问道:“这神像是谁雕刻的?”
那人愠道:“你问管木工的头子去。
我可没工夫和你说废话。”
急急忙忙赶上前头,抬着城隍像的行列已去得远了。
小虎子道:“姐姐,你不是中暑吧?”
摸摸于承珠的额头,但觉一片沁凉,于承珠甩开他的手道:“别胡闹。”
小虎子心道:“你才是胡闹呢,哪有这样问人家的。”
但见于承珠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小虎子甚是担忧。
他哪知于承珠心头的紊乱。
须知于承珠的父亲于谦是以叛逆之罪被抄家处斩的,虽然天下之人,闻讯悲愤,但在皇帝淫威之下,谁敢吐半句不平之语?想不到昆明竟然把于谦奉为城隍。
于承珠心道:“昆明虽然僻处南疆,但仍是朝廷管治,若被朝廷官吏看出这是我父亲的神像,发起造像建庙的人定难逃抄家灭族之祸,谁人有这般大胆。”
而且也想不到昆明城中,有什么父亲的亲友。
心中更是奇怪,暗道:“想不到父亲竟然会到这辽远的边城来作城隍。”
于承珠身不由己地跟随着看热闹的人走到城隍庙去,城隍本来不是“尊神”
,天下各地的城隍庙都只是聊具规模而已,这座城隍庙却大得出奇,进了三重,才到大殿,但见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大理石的檐阶也有数十级之多,于承珠与小虎子挤到前面,但见大殿里香烟缭绕,挤满了人,忽闻得八音齐奏,看热闹的人纷纷让道,有人说道:“瞧,小公爹来了!”
于承珠忙向旁边一位老者请问道:“哪位小公爹?”
那老者笑道:“昆明城里能有几位国公?”
于承珠大吃一惊,道:“是沐国公?”
那老者点头道:“不错,这城隍庙便是沐小公爹倡修的。”
只见那乘蓝呢大轿停在台阶下面,轿中走出一个贵介公子,唇红齿白,看来不过十七八岁,脸上还带有些稚气。
他一进来,殿中肃静无哗,赞礼的道:“鸣钟击鼓,请尊神升位。”
原来这位小公爹是来主持城隍庙的落成大典的。
于承珠如在梦中,惶惑不已。
原来沐家世袭黔国公,镇守云南,在朱元璋的手下大将之中,算得是最有福气的一位。
沐家始祖沐英,还是太祖朱元璋的养子,平定了云南的“梁王之乱”
后,受封为“黔国公”
(见《明史》一二六,列传四),沐家的子孙,有好几位都是驸马,富贵荣华,在功臣之中,数不出第二位。
于承珠的父亲是明朝大臣,于承珠当然熟悉本朝史事。
要知明太祖朱元璋刻薄寡恩,得了天下之后,大杀功臣,手段毒辣,实不在汉高祖刘邦之下。
他手下的大臣,军功比沐英大的有的是,例如徐达、常遇春、蓝玉都是,但或者本身不得善终,或者子孙遭受诛戮。
如蓝玉以“叛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