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巡,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市)人,史称其“博通群书,晓战阵法”
,志气高迈,不拘小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
(《新唐书·张巡传》)
张巡于开元末年登进士第,天宝中期入仕,初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出任清河(今河北南宫县东南)县令。
在此任上,张巡扶危济困,选贤任能,取得了显著的政绩。
任职期满后,张巡回京待职。
当时杨国忠专权,有人劝他去走杨国忠的后门,以求留任京官。
张巡不屑地说:“如今朝纲不振,何必在朝为官?”
就因为这句话,张巡失去了难得的留任京官的机会,再度被外放,出任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东)县令。
安史之乱爆发后,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今安徽亳州市)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逼迫张巡也跟他一起投降。
张巡愤而起兵,率领本县吏民数千人,毅然揭起了反抗安禄山的大旗。
当时,附近的雍丘(今河南杞县)县令令狐潮准备投降,遭到当地官吏和百姓的反对,令狐潮大怒,逮捕了一百多名反抗者。
不久燕军来攻,令狐潮出城迎降,被他关押的吏民趁机逃出监狱,然后关闭城门,抵拒令狐潮,并派人邀请附近的张巡帮他们守城。
天宝十五载二月,张巡进入雍丘,斩杀了令狐潮的妻子儿女,随即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数日后,令狐潮引燕军来攻城,被张巡击退。
三月初,令狐潮又会同燕将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率四万大军,突然进抵雍丘城下。
守军大为恐惧,人心动摇。
张巡对守城将士说:“此次来攻的叛军乃精锐之师,必然有轻我之心。
倘若我们利用这一点,出其不意,发动突袭,敌人必定溃退。
只有让其兵锋受挫,这个城池才守得住。”
随后,张巡派一千人登城防守,同时亲率一千人,分成数队,突然冲出。
张巡身先士卒,直扑燕军阵营。
燕军猝不及防,被砍杀了一大片,只好暂时后撤。
次日,燕军再度攻城,出动了一百架大型投石机,把雍丘城团团包围,然后万石俱发,片刻后便将城楼和雉堞轰毁无遗。
紧接着,敌军就像蚂蚁一样纷纷攀上了城墙。
张巡命将士在城墙上设置木栅,用以阻挡敌军,同时搬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捆捆蒿草,灌上油脂,点燃之后投向敌军,把正在攀登城墙的燕兵们烧得焦头烂额。
后面的大军见状,吓得不敢前进半步。
张巡抓住战机,又率众杀出,再次击退了来势凶猛的燕军。
接下来的日子,燕军虽然将雍丘围得水泄不通,却始终攻不下来。
每当燕军稍有松懈,张巡就会率众突袭,令燕军防不胜防;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巡经常派出敢死队进行夜袭,更是让燕军不胜其扰。
双方就这样对峙了六十多天,经历了大小三百余战。
张巡以区区数千之众,死死挡住了令狐潮的四万大军。
他和将士们一样,无论吃饭还是睡觉都不卸甲,身上受了伤,随便包扎一下就再度投入战斗,其顽强的斗志令燕军无不胆寒。
最后,燕军官兵锐气尽丧,令狐潮不得不下令撤军。
就在燕军后撤之时,张巡再度率众出击,将殿后的燕军杀得丢盔弃甲,并俘虏了两千多人。
五月,不甘失败的令狐潮再度引兵来攻。
强攻数日后,雍丘城仍旧纹丝不动。
令狐潮万般无奈,就想招降张巡。
由于他与张巡是旧交,所以便邀请张巡到城下会晤,对他说:“李唐天下气数已尽,足下坚守危城,图的是什么呢?”
张巡冷笑:“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