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喜爱素色,要不是纯色看着不吉利,恨不得连花纹都不绣。
帕子也是一脉相承的素净,眼下被一团茶渍污染,就格外显眼。
谢黎干笑,把手绢往衣袖一塞,故作镇定道:“等我洗干净再还给大兄。”
说完就要离开。
“等一下。”
谢昀知道不能把人逼的太紧,叫住她,把一叠纸递过去:“挺有意思的消息,拿回去看看。”
回到清晖园,打发春分守在门外,谢黎翻开竹纸,上面列出两条情报:一是太后的鸾架会在五日后启程去行宫;二是吏部尚书次子季皓在博士祭酒唐家后门以鲜花灯烛摆出心形,哄得美人归。
谢黎挑眉,季二挺豁得出去,这法子还是二人闲聊时她告诉他的,说以后有心仪的小娘子这么做保管虏获美人心。
嗯,看来不必担心小伙伴被抛弃了。
谢黎笑过,回过去再看第一条情报,眉头紧蹙。
太后是先帝嫡妻,并非现任皇帝的生母。
先帝在称帝前就已有八个儿子。
造反过程中,三皇子和四皇子死在战乱,剩下大皇子、二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这六个儿子。
其中大皇子是唯一的嫡出,却是个腿残的,平日走路不大瞧得出,可在骑射上到底逊色其他兄弟。
先帝和朝臣认为天下未平,将来极有可能需要御驾亲征,瘸腿的太子不仅无法扬我南齐威武,还会沦为笑柄。
谢黎猜想,先帝不喜大皇子还有更深层意的原因,他得位不正,害怕这是上天降下的惩罚。
若不然,为何其他儿子正常,偏生嫡长子是残疾?
太后一脉的外戚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是储君,君子不立危墙,即便需要太子出征,他也只需在后方主持大局,根本不需上前线。
两方为此事争执数年,结果太子未定,二皇子就逼宫造反,这位是个狠角色,把大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全家一股脑儿全杀了。
他算盘打得好,心想只剩我一个儿子,皇位总该给我了吧,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行宫内侍来报,说陛下啊,您忘了曾临幸过的钱美人,她产下一子,恭喜陛下,您还有一位九皇子!
先帝白发人送黑发人,加上孙子辈,一送就送了三十来个,本就不怎么健康的身体雪上加霜,硬撑着将这位幸运的九皇子过继到皇后名下,立为太子,不久就驾崩了。
至于二皇子一家,在囚禁王府时,被受过大皇子恩情的江湖人灭了满门。
九皇子的生母钱美人曾是伺候皇后的洗脚婢,跟随先帝去行宫避暑时爬床一击中标。
胡皇后极其厌恶下人背主,就将她留在行宫,后来钱美人有了生孕,下人也不敢来报,产下皇嗣就一直散养着。
先帝没打一声招呼就把九皇子记在皇后名下,册立为太子,把胡皇后怄的险些杀夫。
然而先帝只剩这根独苗,不立他就只能从宗室过继,最后皇后妥帖,孙瑞这位幸运儿就成了一国之君。
他养在行宫,只认得简单几个字,从来没学过帝王之道,先帝生怕他压不住世家,这才有了谢恒这位托孤大臣。
那座行宫是九皇子生活的地方,太后只要一想到亲儿子亲孙子惨死,本该属于儿子的皇位被个洗脚婢生的庶子夺去,说是奇耻大辱都不为过!
谁胆敢在她面前提皇帝,都会被打板子撵出去,厌恶到这种程度,又岂会折节去他住过的地方?
除非她跟皇帝有交易。
内容其实很好猜,就是不知她想把凤位留给娘家胡氏还是琳琅县主?
竹纸在谢黎掌中化作齑粉,皇帝想借太后名头转移死士营,问过她答不答应了吗?
女郎心情不好,清晖园的下人都战战兢兢的,没活也要找活干,这般殷勤态度,让周婆子满意不少。
春分蹑手蹑脚进来,小声道:“女郎,西府的大娘子来了。”
“堂姐来了啊,请她进来,对了,去把那套雕了春桃的茶具拿来泡茶。”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