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起六月尽七月-《顺宗实录》

卷四起六月尽七月(第3页)

至参贬为郴州别驾,巽适迁湖南观察。

德宗常与参言故相姜公辅罪[142],参漏其语。

参败,公辅因上疏自陈其事非臣之过。

德宗诘之,知参泄其语,怒,未有所发[143]。

会巽奏汴州节度刘士宁遗参金帛若干。

士宁得汴州,参处其议,士宁常德之,故致厚贶。

德宗以参得罪而与武将交结[144],发怒,竟致参于死。

而议者多言参死由贽焉。

裴延龄判度支,天下皆嫉怨,而独幸于天子,朝廷无敢言其短者。

贽独身当之,日陈其不可用。

延龄固欲去贽而代之,又知贽之不与己,多阻其奏请也,谤毁百端。

翰林学士吴通玄故与贽同职,奸巧佻薄,与贽不相能。

知贽与延龄相持有间,因盛言贽短。

宰相赵憬本贽所引同对,嫉贽之权,密以贽所戢弹延龄事告延龄,延龄益得以为计。

由是天子益信延龄而不直贽,竟罢贽相以为太子宾客,而黜张滂、李充等权,言事者皆言其屈[145]。

贽固畏权,至为宾客,拒门不纳交亲士友。

春旱,德宗数猎苑中,延龄疏言:「贽等失权怨望,言于众曰:『天下旱,百姓且流亡,度支爱惜,不肯给诸军。

军中人无所食,其事奈何?』以摇动羣心,其意非止欲中伤臣而已。

」后数日,又猎苑中,会神策军人跪马前云:「度支不给马草。

」德宗意延龄前言,即回马而归,由是贬贽为忠州别驾,滂、充皆斥逐。

德宗怒未解,贽不可测,赖阳城等救乃止。

贽之为相,常以少年入翰林,得幸于天子,长养成就之,不敢自爱,事之不可者皆争之。

德宗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失君人大体,宰相益不得行其事职,而议者乃云由贽而然。

贽居忠州十余年,常闭门不出入,人无识面者。

避谤不著书,习医方,集古方名方为《陆氏集验方》五十卷,卒于忠州,年五十二。

上初即位,与郑余庆、阳城同征,诏始下,而城、贽皆卒。

城字亢宗[146],北平人,代为官族。

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

经六年,遂无所不通。

乃去陕州中条山下[147],远近慕其德行,来学者相继于道。

闾里有争者,不诣官府,诣城以决之。

李泌为相,举为谏议大夫,拜官不辞。

未至京师,人皆想望风采[148],云「城山人能自苦刻,不乐名利,必谏诤死职下」,咸畏惮之。

既至,诸谏官纷纷言事,细碎无不闻达,天子益厌苦之[149]。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