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1-《吴郡图经续记》

卷上 1(第1页)

封域

苏州,在《禹贡》为扬州之域。

《书》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即此地也。

至周,为吴国。

始,泰伯与其弟仲雍,皆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也。

泰伯以天下逊其弟王季,乃与仲雍南奔以避之,即其所居,自号“句吴”

,吴民义而从之者千余家。

当商之末世,筑城郭以自卫,遂为吴泰伯。

《春秋传》曰:“泰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

自泰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商,求泰伯、仲雍之后,得周章。

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其爵为伯。

《国语》云:“命圭有命。

固曰吴伯,不曰吴王。”

自周章传十四世,吴子寿梦立,吴益大,称王。

而《春秋》书之曰“子”

鲁成公七年春,吴伐郯。

秋,吴入州来。

是时,楚一岁七奔命,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始通于上国矣。

又更四君,至吴王阖庐。

吴自泰伯以来,所都谓之吴城,在梅里平墟,乃今无锡县境。

及阖庐立,乃徙都,即今之州城是也。

于是,西破楚入郢,北威齐晋。

盖当是时,吴与越以浙江分境,越患犹远。

《吴越春秋》云:“句践五年,入臣于吴,群臣祖道至浙江上。”

盖浙为吴境也。

句践七年,既释囚返国,厚献吴王夫差,夫差悦之。

于是,赐书增之以封,东至句甬,西至槜李,南至姑末,北至平原,纵横八百余里。

子胥谏之不听,(事具《吴越春秋》。

)吴之南境益狭矣。

句践终败吴而围之。

鲁哀公二十二年,越灭吴,吴乃为越,而越王未闻居吴也。

句践后,更六王至无疆;更一百四十余年,为楚威王所灭,取吴故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