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王諱由榔,桂王之子,避亂於梧。
以福州既失,廣西巡撫瞿式耜與兩廣總督丁魁楚議,十月立王監國,改元永曆;以明年為元年,以肇慶府署為行宮(三藩紀事、明季遺聞。
以明年為元年,據行在陽秋及鄭成功傳康熙二年癸卯鄭經稱永曆十七年之文;但成功傳又曰成功起隆武元年迄永曆十六年凡十七年老,以隆武即位為明年即位,故差一年也)。
十一月,粵人蘇觀生奉唐王弟聿入廣州城自立,偽號紹武;無幾,為清兵所殺(明史稿)。
十二月,清總兵李成棟來攻,王乘舟避西峽(明季遺聞)。
永曆元年丁亥,魯監國二年(清順治四年、日本正保四年),二月,永曆至桂林,清兵來攻。
三月,避武崗(明史稿、明季遺聞)。
成功遙聞永曆即位改元,奉正朔,自南澳歸。
時彩、聯兄弟據廈門、浯州,乃泊舶於鼓浪嶼,嶼與廈門才隔帶水。
七月,與彩、聯共攻海澄,不克。
八月,與鴻逵合攻泉州,敗清提督趙國佐,追圍城;援至解圍,成功回島,鴻逵艤舟泉港(鄭成功傳、三藩紀事。
按三藩紀事記成功始末條,率與成功傳同,放下文省煩而不並引)。
汀、邵並亂,閩郵為阻(明季遺聞)。
是月,清兵進湘潭、敗武崗,永曆才以身遁(明季遺聞、三朝實錄)。
播越入粵,次柳州,入象州(明季遺聞)。
式耜出師克全州,十一月,永曆還桂(明季遺聞、行在陽秋)。
鄭彩從魯王。
茲歲,魯王命彩及名振等殺斌卿,與肯堂謀,將還舟山(三藩紀事)。
二年戊子、魯監國三年(清順治五年、日本慶安元年),正月,永曆駕在桂。
二月,清孔有德入全州(行在陽秋)。
三月,駕幸南寧(明季遺聞、行在陽秋)。
清兵逼桂北門,督師何騰蛟禦退之(明史稿、明季遺聞、行在陽秋。
按三朝實錄,孔有德上疏言騰蛟遁去者,誤矣)。
是月,成功侵同安,守將棄城遁;成功令葉翼雲守同安,轉侵泉州(鄭成功傳)。
四月,成功子經生;立為世子(和漢合運)。
母董氏(鄭成功傳。
明清闘記曰:「經長而容貌雄偉,善弓馬擊劍」)。
經或稱錦(尚之信傳),或稱錦舍(華夷變態。
按錦、經華音相近,故轉訛耳,非別名也。
舍、爺又華音相近,錦舍蓋經爺,而又非別稱也)。
六月,駕發南寧,幸潯州(行在陽秋)。
七月,清帥佟國器等援泉州,鴻逵入潮,成功入島,留兵守同安;清兵攻陷城,翼雲等死矣(鄭成功傳)。
八月,駕幸端州,端即肇慶(行在陽秋)。
清朝授芝龍一等精奇尼哈番(三朝實錄)。
茲歲,魯王令大學士劉中藻略定福寧州,與平夷侯周崔芝相犄角,連復建寧、漳浦等府縣,軍勢頗張,溫、臺響應(三藩紀事);以彩任征虜大將軍,封建國公,督理軍務糧餉。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