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升元中,议者以文人浮薄,多用经义法律取士。
锴耻之,杜门不求仕进。
铉与常梦锡同直门下省。
出锴文示之。
梦锡赏爱不已,荐于烈祖,未及用,而烈祖殂。
元宗嗣位,起家秘书郎,齐王景达奏授记室。
时殷崇义为学士。
草军书,用事谬误,锴窃议之,崇义方得君。
诬奏锴泄禁省语。
贬乌江尉,岁余召还,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论冯延鲁有罪为才,人望至浅,不当为巡抚使,重忤权要,以秘书郎分司东都,然元宗爱其才。
复召为虞部员外郎。
后主立,迁屯田郎中,知制诰。
集贤殿学士,改官名。
拜右内史舍人,赐金紫。
宿直光政殿,兼兵吏部选事。
与兄铉俱在近侍。
号二徐。
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
游简言当国,每抑之,锴乃诣简言。
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
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
亦物忌太盛。
不若少迟之。
锴颇怏怏,简言徐出妓佐酒。
所歌词皆锴所为,锴大喜,乃起谢曰:丞相所言,乃锴意也,归以告铉,铉叹息曰:汝痴绝,乃为数阕歌,换中书舍人乎。
锴凡四知贡举,号得人,后主●所制文,命为之序,士以为荣,锴酷嗜读书,隆寒烈暑,未尝少辍,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江东初无此书,人无知者,以访锴,一一条对,无所遗忘,其博记如此,既久处集贤,朱黄不去手。
非暮不出。
少精小学,故所雠书尤审谛。
每指之家语人曰:吾惟寓宿于此耳,江南藏书之盛,为天下冠,锴力居多,后主尝叹曰:群臣劝其官,皆如徐锴在集贤,吾何忧哉。
李穆来使,见锴及铉叹曰:二陆之流也,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时国势日削,锴优愤郁郁,得疾,谓家人曰:吾今乃免为俘虏矣,开宝七年七月卒。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