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来飞鸟尽,归思共悠悠。”
高 峰 与浮峰并峙。
出为金鸡山。
山岭险峻,通湖里,俗呼湖里岭。
闽海二度沦陷时,歼敌处也。
敌于此地遍掘战壕,其迹尚在。
以上光俗里。
云门山 在江左里洋屿。
山多松竹泉石之胜,风景清幽,有云门十五奇。
长江绕于前,琴屿、双鱼屿俱在江中。
(《三山志》),南连芹岩、蒲峰、后湾、石龙诸山。
有龙脚石,可七八丈,峙于江南。
出为猴屿。
(《闽书》)地产水晶。
有石刻,详《金石》。
《琴江志》云:“云门山即鹤山,又称马鞍山。
西控马江,北带琴州,鲤冈在其南,离省水程七十里。
明副使宗臣《登云门山诗》云:“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其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见《明诗别裁》)
磐石山 在高安。
深溪曲折下流,注于闽江。
磬峰石高数十丈,上镌“磬石”
二大字。
(见《藏楼金石志》)螺井在其下,有浮石可指动。
石龙山 连苦耐、黄壳、芭蕉、虎头诸山。
有寨及烟墩。
山中景物幽闲,恍若世外桃源。
芹 山 又名蟛蜞山。
高五百一十六公尺九分。
有天池、天台二峰。
上日金狮岩,有石刻,明高僧真潮居之。
下曰芦■〈艹際〉潭,传有龙潜,又名龙潭,祷雨辄应。
有石刻,详《金石》。
沿海沦陷时,敌于此驻重兵。
秀安山 在猴屿。
有洞天岩,里人郑积馨有记,擅一方之胜。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