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按:金门厝向系旧官路。
干、嘉年间,此处为往台北通衢。
嘉庆元年,粤籍林先坤倡捐新社番子陂义渡田,年纳小租榖一十四石;竹堑社屯弁钱茂祖捐充番大租,年由义民亭董事缴出榖十石;新埔范姓拨充小租榖四石,大湖口王姓年鸠收榖十石。
后官路改就旧社,义渡租拨充旧社溪渡夫经费。
金门厝渡近废。
九芎林上渡在九芎林豆子埔溪;为九芎林往树杞林之所。
两岸相距十余丈。
义渡船一。
光绪十八年,该地殷户彭殿华、郑献瑞等捐金生息,每年渡夫工食银由绅董给发。
九芎林渡在五块厝溪,距县东十里;为竹堑往九芎林之处。
两岸相距约十三、四丈。
民渡船一;里人共捐金建置。
每人来往,均给渡船钱四文。
九甲埔渡在九甲埔头溪,距县东七里许;为竹堑城往九芎林之所。
民渡船一;道光年间里人鸠资创置。
每人渡船钱四文。
北济安渡在竹北一堡犁头嘴溪,距县东十四里;为竹堑城往新埔、咸菜瓮之所。
两岸相距约二十五、六丈。
义渡船一。
邑绅陈朝纲建,并捐置义田(址在土地公埔),年收租榖三十二石以给渡夫工食经费。
新社渡在新社溪,距县北六里;为竹堑往台北通道。
两岸相距二十五、六丈。
咸丰年间,旧设民渡船一;同治十二年重建。
每人渡船钱四文。
天罡沟渡在金门厝天罡沟,距县北三里许;为堑城北厢往红毛港之所。
两岸相距三(二?)十六丈。
渡船钱四文。
新庄子渡在新庄子溪,距县北七里;为树林庄往白地粉嵌顶山脚及红毛港之所。
两岸相距三十丈。
咸丰年间,里人鸠资公置。
渡船钱四文。
船头港渡在船头港溪,距县西北八里;为竹堑城往溪洲船头港之所。
两岸相距十五、六丈。
民渡船一。
乾隆年间建。
渡船钱四文。
渔寮渡在旧港溪,距县西北八里;为溪洲通渔寮之所。
两岸租距五、六十丈。
民渡船一。
道光初年创设。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