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志云:春秋时先属吴。
今从之。
《滁州志》:全椒县,春秋时为椒邑。
楚大夫伍举封于椒,故曰椒举,其子曰椒鸣。
汉改全椒县。
《太平寰宇记》:六合县,本楚棠邑,《汉书》作堂邑,春秋时伍尚为棠邑大夫,即此地。
秦灭楚,以棠邑为县,汉因之。
〈考正〉按楚伍举封于椒,即今之全椒。
伍尚封于棠,即今之六合。
全椒、六合之地既皆属楚,来安介居二邑之间,亦当属楚矣。
《春秋传》:鲁襄公十四年,楚子囊师于棠(即今六合)以伐吴。
吴不出而还。
盖近棠邑之地。
是年,皆为子囊所取。
来安自是属楚矣。
《春秋传》:鲁哀公二十二年冬,越灭吴。
《史记越世家》:勾践已平吴,乃北渡淮,会诸侯于徐州。
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
〈考正〉按《史记》越灭吴,即以淮上地与楚。
来安未尝属越,旧志误。
秦灭楚,置建阳县,属九江郡。
《楚世家》:负刍五年,秦破楚,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楚郡。
孙检谓: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
《晋书地理志》谓:置彰、会稽、九江三郡。
又《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郡置守尉监。
《汉书地理志》:九江郡,县十五:寿春邑、逡遒、成德、橐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陵。
《水经注》:寿春县故城,楚自陈徙此。
秦始皇立九江郡,治此。
《南畿志》:建阳城在滁州东四十里,本秦县。
案今县南三十里水口镇,西至州城三十五里。
镇东有故城遗址,俗呼东城埂,即其地。
汉初,建阳县属淮南国。
元狩元年复属九江郡,隶扬州。
《史记黥布列传》:天下定,布剖符为淮南王,都六,九江、庐江、衡山、豫章郡皆属布。
《淮南衡山列传》:高祖十一年,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
传子厉王安,元狩元年坐罪国除,复为九江郡。
《汉书地理志》:秦分天下为郡县。
汉兴,因秦制度。
至武帝攘斥胡越,开地斥境,凡十三部,置刺史。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