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维皇上御极以来,政教覃敷,恩泽翔洽;薄海内外,罔不率俾。
方偃戈衅甲,以文德怀柔四方;煦妪生息,休养万姓:兼容并覆,销弭孽芽。
时二、三藩臣久分阃于外,便藩锡予,异数有加;虑或怙宠而骄盈,深欲保全其终始。
因其乞骸之陈请,爰有劳还之简书;处其田庐、丰其廪饩,道里刍秣之费悉戒于有司,俾归故乡,长享茀禄:生民无馈饷之艰,士卒无远戍之苦。
如天之福,甚深甚厚。
乃滇逆吴三桂背恩反叛,闽逆耿精忠、粤逆尚之信相继煽惑;生民荼毒,奄及八年。
当是时,凶渠陆梁,鸱张豕突;丑类蔓延,蜂结蚁聚。
仰荷天威赫濯,六师四征;战守机宜,悉从指授:三方窃踞,次第削平。
三桂穷蹙,首伏冥殛;精忠、之信既降复谋叛,先后皆伏诛。
独三桂孽孙世璠犹困守一隅,逋诛逆命;至康熙二十年冬十月,大兵平云南,世璠授首。
十一月,露布至京师,上命宣捷午门,择日告郊庙社稷,躬谒列祖山陵。
念中外军民劳苦,德音诞敷,鸿恩湛被。
诸王、贝勒、大臣暨外藩王等,咸谓功德隆盛,恭请上尊号;皇上谦让至于再三,未之听许。
御史臣戴王缙因疏言:皇上布昭圣武,削平祸乱;宵旰经营,永清大定。
耿光盛烈,旷古罕有。
请汇纂成书,昭示无极。
疏入,下内阁翰林院集议以闻。
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等谨议:臣闻历代纪载功烈,俱有成书。
迄今可考者,唐兴元间有纪功述,元和间有平蔡录、平淮记,会昌间有伐叛记;宋建隆间有龙飞日历,天禧间有圣政记,熙宁间有经武要略;明洪武间将征伐次第汇为日历,藏之金匮。
彼或借箸臣下,不皆独断之功;亦或蠢兹小丑,有如摧枯之易:犹揭之简策,炳耀可观。
岂若我皇上神机独运,扫除大憨;迪屡弗靖多方之众,降灭无遗孽,告厥成功:八载之间,纤毫无遗算。
师不宿老,方内乂安;至仁大勇,巍巍超越前代。
文之一怒、武之七德,罔不攸兼于兹。
兹事体大,顾阙而不书,虽圣德高深而不自居觐扬,于方将者或无以得其详,且何以使万世之为乱臣贼子者惧。
御史臣言良是,臣等昧死以闻。
制曰:可。
于是,宣付史馆。
历次用兵以来平定方略,自康熙癸丑十二年三月始,讫于辛酉二十年。
康熙十二年三月壬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撤兵。
可喜世籍辽东,明时为广鹿岛副将;天聪八年,航海来归。
太宗皇帝招徕远人,不吝爵赏,遂擢为总兵官。
崇德元年,封智顺王。
顺治六年,改封平南王;率所部兵从大兵下广东,因驻广州凡二十余年,颇能戢兵御众,奉职维谨。
子之信,素桀骜,动违礼法。
可喜初遣入侍,继虑其触冒法网,奏请还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