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年闰五月壬辰,诏责湖广诸将。
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等奏:逆贼两路出犯南漳、均州,与我兵对垒。
迩来虎渡口诸处贼船日增,闻逆贼吴三桂身在松滋,声言渡江与我兵战;且欲决堤水灌荆州,使我岳州大兵不得援荆。
今三桂既亲犯荆州,余贼或犯他处亦未可料。
贼势甚炽,我兵力单;请发满、汉官兵速行赴援。
上责之曰:初闻吴三桂叛,即发大兵,遣前锋统领硕岱、都统巴尔布、护军统领伊勒都齐率前锋护军,日给刍秣,令其疾驰。
巴尔布等至荆州时,贼尚未至常德、澧州也,所率前锋护军每佐领五人,兵力不为弱矣;乃迁延不即渡江,而常德、澧州遂叛。
王亲率大兵至荆州,又不即渡江进取;致令吴三桂至,而常德等处竟为贼据。
都统珠满率兵至武昌时,岳州、长沙犹未叛也,又不急趋镇守,而逍遥武昌;六百里之程行逮一月,而岳州、长沙又陷。
巴尔布等畏愞不前,坐失险要,使逆贼从容得据守湖南,致我兵难以攻取;且糜费粮饷,倍于他所。
究之寸步不能前进,因贼渠与我精兵相持荆、岳间,而广西孙延龄、福建耿精忠遂相继叛变,贼寇蜂起。
又前谕王云:荆河口以内,何处宜设兵防守?王疏称:贼船上下江中,俱取道荆、岳,易以侦知;俟有事之时,就近调遣,可以速至。
今复称三桂来犯荆州,余贼或从他路出,贼众我寡,特请增兵;何前后舛错、一切军机忽略如此!
今禁旅遣发已多,纵发亦难骤至。
但时方盛夏,贼或拚命渡江;应调附近官兵星驰赴缓。
今安亲王复建昌,大兵已回南昌,江南徽州又有满洲蒙古兵镇守;其令驻池州署副都统苏郎率蒙古兵一千至武昌换兵五百,速赴荆州。
至邻省绿旗兵各守地方,无可调遣;安亲王或由宁州入湖南、或由袁州进长沙,其便宜以行。
既大将军简亲王喇布奏:江西贼寇,窥伺池州诸处。
上乃命苏朗止以蒙古兵六百,行到日合武昌满洲蒙古兵仍足一千,速赴荆州。
甲午,赏陕西蒙古绿旗官兵。
上谕户、兵二部:将军张勇、总兵官王进宝、孙思克、提督陈福标下官兵及进宁夏蒙古兵效力边疆,劳绩可嘉!
应发银遣官由边外运至军前赏赉,示朕优恤之意。
其兵饷,俟路通速给。
臣谨按:帝王之道,行赏以为天下劝,所以酬勋旌伐,激励三军也。
是时张勇等标兵及蒙古兵虽效力边疆,尚未立有显功;而皇上乃命所司发银由边外运至军前赏赉,盖答其前劳、策其后效,德意至深远矣。
其他行间将士,凡有劳绩者,必加之恩赐,靡有所遗。
迨后王师征讨、底定疆圉,所在官兵靡不奋其材武,共奏肤功;良由皇上推恩拊循,能尽鼓舞之方故也。
乙未,命将军贝勒察尼帅师赴荆州、署副都统诺敏统兵赴襄阳。
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奏:松滋县北山,吴三桂复添四营,沿江一带贼船日增,恐水陆齐犯荆、彝亦未可定。
上谕:荆州、彝陵诸处,关系最要;将军贝勒察尼酌量留兵令都统伊里布、范达礼防守襄阳、均州、南漳诸处,亲统余兵速赴荆州;又令往驻河南汝州署副都统诺敏、副都统孙承祖率所部满洲汉军星驰赴襄阳。
己亥,命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分兵取饶州。
总督董卫国奏:乐平诸处逆贼乘间来犯,复陷饶州。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