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卢尔德嘉汇纂的凤山县釆访册,脱稿于光绪二十年,本来是为纂修台湾通志之用。
原抄本分订六册,省立台北图书馆列为“特种藏书”
,十分重视。
现经传抄标点付印,以实“台湾文献丛刊”
;并分订三册,以便阅览。
我们如果由“体例是否完整”
的角度来看,则本书不但缺少一般“釆访册”
所应有的“物产”
一项,而且尽有地方可以吹求(吹求,即吹毛求疵,这不是坏事,这是求进步的必要手段;我的随笔集幼稚录“吹求论”
曾详言之)。
姑举一例。
书首“总目”
载“甲部地舆”
,计分“疆域、沿革、各里、庄社、田园、平埔、户口、路程”
。
这一分类本已不甚严谨,但翻阅内容则大标题为“凤山县釆访局造报疆域、田园、平埔、人丁、户口清册甲部”
,比较上述“总目”
少了沿革、各里、庄社、路程而多出人丁。
再看小标题,谁知祗有“沿革”
与“路程”
二目。
所谓田园、户口、人丁、庄社之类,都包括在“沿革”
之内。
这就严格的体例而言,显然有欠完整。
凡此,祗得依据内容,改正标题,以求两者的一致。
不过,我们如果换一角度,由“内容是否详尽”
来看,那末,本书在台湾所有的各种釆访册中,固然是首屈一指;即在大陆,我想也是难得有的。
就这一点说,本书堪称是“空前的”
(至少在台湾是如此)。
空前还不足奇,照我个人的看法,恐怕也是“绝后的”
。
这不是说后人的能力不及前人,再不能编出这样详尽的县釆访册,这是因为时代变了(理由见拙作台湾方志汇刊“重刊赘言”
,兹不引述)。
我这想法,是否正确,且让今后冷酷的事实来证明罢。
说到“时代变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