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春天,一位已经年近九十的老人拖着瘦弱且疲惫的身躯踏上了去往南方的火车,这是这位老人要在接近油尽灯枯之时为共和国奉献出的最后一丝热量,他要为改革呐喊,他要为改革派助威,他要为当时已经接近停滞的改革再奋力推上一把。
很快,这位老人浓重的川音激荡在共和国的每个角落,大江南北。
这位老人走一路讲一路,他的所有的付出都无怨无悔,因为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
在关键时刻,他又一次改变了共和国的命运。
1992年,饱经沧桑的共和国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1992年秋,赵红兵出狱。
二狗清楚的记得,他出狱那天,秋雨绵绵,全市的人都忙着储藏大白菜。
这一阵秋风吹过时,赵红兵已经28岁了,他在狱中度过了人生中本该最美好的四年。
二狗第一眼见到赵红兵时,发现他和四年前的容颜几乎没有一丝改变,依然年轻、英气逼人,走路时腰杆笔直。
赵红兵出来后先是仰望了一下天又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天是灰蒙蒙的,但是空气很好,不但是清新的空气,还是自由的空气,
第一个映入赵红兵眼帘的是一个倚在一个身穿黑色欧版西装、白色衬衣的白白净净文质彬彬削瘦秀气的青年,他正倚在一部崭新的黑色轿车旁边似笑非笑的望着他。
“张岳!”
赵红兵先忍不住大声喊了一声。
赵红兵后来回忆说,那天他第一次感觉可以痛痛快快的喊一个人的名字是件快事。
的确,过去的四年多,他太压抑了。
“红兵!”
张岳声音不大,但是大大的眼睛里却是泪花在打转。
第二个映人赵红兵眼帘的是小北京,小北京正坐在一部破旧的林肯车的车尾上,呆呆的看着赵红兵,没有说话,也没有上前要帮赵红兵提东西的意思。
小北京实在太想赵红兵了,赵红兵现在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激动得楞住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上车,喝酒去!”
说话的是刘海柱,抓起了赵红兵手里的包就往他自己的那部破车上拉。
那天刘海柱戴了个黑色礼帽,山羊胡子依旧,开着一部绿色的“半截子”
小货车。
“红兵,你没看见我啊!”
留着“郭富城式”
发型的孙大伟骑着一部黑色的摩托车,朝赵红兵喊。
“大伟,你那头发怎么那么难看啊?”
赵红兵已经完全和社会脱节了,他根本不知道谁是四大天王,更不知道孙大伟的发型是当时我市年轻人最流行的发型。
“这叫坎头,你在监狱里呆傻了吧!
这都不懂”
孙大伟调侃着赵红兵。
“你会说话吗?”
张岳冷冷的朝孙大伟说了一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