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心坎上
毫无疑问,这是最后的决一死战,因为都死光光了。
郭图死了,袁谭也死了。
袁谭死得很触目惊心。
他的首级,被挂在北门外,供世人瞻仰。
曹操下达的一个命令是,敢有哭者斩。
这似乎是一个行为艺术。
袁谭的脑袋在此时被艺术化了,用以观察众生的行为。
有一个人哭了。
在袁谭的脑袋下嚎啕大哭。
他叫王修,是青州的别驾(别驾这个官相当于刺史助理),若干日子之前,王修因在袁谭面前死谏被赶了出去,若干日子之后,他在袁谭的脑袋下嚎啕大哭。
曹操不知道王修为什么要这样。
他认为只存在一种可能:此人的脑袋进水了。
但王修认为自己没有。
他之所以会哭原因很简单,袁谭生前任命他为青州的别驾,这是恩。
现在袁谭死了,他“亡而不哭,非义也。
畏死忘义,何以立世乎!
若得收葬谭尸,受戮无恨。”
王修如是说道。
曹操被感动了。
他奶奶的这是忠啊,死忠啊,是忠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尽忠没什么,因为有利益的考量;一个人死了以后还尽忠,那说明忠者是发自内心的。
特别是这种忠诚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会招致世人非议的时候。
曹操决定利用王修的忠诚,他破例没有杀了他,而是重用了他。
王修一夜之间成为曹操手下的司金中郎将,并被礼为上宾。
但王修看上去却是闷闷不乐。
因为他不知道,这次的行为艺术到底谁是主角。
上半场他可能是主角,可到了下半场,曹操成主角他成配角了。
人世间的事无非是利用与被利用。
就像一场大戏,谁能抢戏,谁就是角儿,王修一声叹息,觉得自己的演技到底不如曹操。
所以接下来,王修开始罢演了。
当曹操一脸诚恳地问出台词“今袁尚已投袁熙,取之当用何策”
时,王修没有接下句。
并且永远不会接下句了,就像若干年后的徐庶进曹营一样,一言不发。
曹操这才知道,自己找了个摆设。
看来忠诚是不可以移植的,忠诚是一次性消耗品,用过了也就用过了,不可以回收再利用。
接下来,王修的作用只有一个,高高挂起来,供世人瞻仰、学习,以资借鉴。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