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跑路-《最三国第二卷纵横捭阖》

第十四章 跑路(第1页)

刘表急了找刘备

刘表没有气势汹汹地来攻,而是悄悄地去找寻一个人。

刘备。

这时的刘表十二万分地佩服自己,没有对刘备斩草除根。

蔡瑁做的事蔡瑁自己担当,他刘表可从来没有对刘备下毒手。

这似乎是首鼠两端的益处。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弊则必有一利,谁都不能蔑视我刘表的性格——这是刘表对自己的再认识。

当然刘表能不能认识自己是一回事,他人能不能认识刘表是另一回事。

刘表不知道,在刘备身边,有一个人对他的认识可谓透彻之至。

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见过刘表其人,但却“认识”

了他。

他知道刘表在此时派人请刘备过去餐叙究竟意味着什么。

因为见微知著。

诸葛亮的见微知著。

诸葛亮这个高大的帅哥事实上具备着一般男人不具备的优点——敏感。

对世事的敏感。

对世事内在联系的敏感。

当刘备差人打探江东消息,得知东吴已攻杀黄祖,现今屯兵柴桑之后,诸葛亮便明白,刘表要着急了。

诸葛亮不仅明白刘表着急了,他还明白刘表着急之后的举动。

狗急了要跳墙,兔子急了要咬人,可刘表急了,只能找刘备。

因为他不是别人,是刘表,和刘备同宗的刘表。

一生谨小慎微、首鼠两端的刘表。

果然如是。

当诸葛亮陪同刘备参加刘表在荆州举行的餐叙会时,刘表果然向刘备迫切地表达了强强联手的心愿。

当然,“强强联手”

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些夸张,可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夸张的才是正常的,不夸张反而不正常。

刘备不置可否。

事实上这不是刘备的应有反应,而是诸葛亮事前对他的交代在起作用。

诸葛亮说,主公啊,如果刘表让您去征讨江东,切不可应允,只说回归新野,整顿军马就可以了。

刘备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会有如是安排,但这并不妨碍他依计而行。

毕竟诸葛亮是他三顾茅庐请来的高参,如果不照他的计谋行事,那三顾茅庐的意义在哪里呢?

特别是,对刘备来说,人生是需要意义的。

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正儿巴经地对待自己的历史,特别是那段三顾茅庐的历史。

因此刘备只能对刘表说抱歉,然后小心谨慎地设问:“今若兴兵南征,倘曹操北来,又当奈何?”

这种问法听上去非常冠冕堂皇,充满了大局观和忧患意识,但是,在刘表听来,所体现出来的意思只有三个字:不真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