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嫪毐之叛-《流血的仕途(上):李斯与秦帝国》

第十九章 嫪毐之叛(第1页)

【1、嫪毐将反的预言】

日历翻到了嬴政九年。

新的一年,有人大了一岁,有人则是老了一岁。

刚庆祝完新年,秦国政坛上下的眼球,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眼球,都开始盯在即将于四月份举行的嬴政的加冠大典之上。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最为危险,而政局在权力交接时最为危险。

如果新的掌权者根基未稳,而旧的掌权者又不甘退隐,则一场权力动荡在所难免。

眼下秦国的政坛,这两个因素全都具备。

嬴政的加冠大典能否顺利举行,王权能否安然地交到嬴政手里,所有的人都各怀心思地期待着……有的是期待着嬴政,有的却是在期待着吕不韦或者嫪毐。

李斯对吕不韦和嫪毐都知之甚深。

面对嬴政的即将亲政,习惯大权在握的吕不韦自然会有抗拒心理,但另一方面,他对此却又颇感欣慰。

他将嬴政父子先后扶上秦王之位,如果他是艺术家,嬴政便是他最得意的一件作品,嬴政亲政,便宣告了这件作品的最终完成,他只会乐观其成,不会从中作梗,而且,吕不韦当年全盛时期都没敢造反,如今年华老去,暮气深重,更无造反的道理。

嫪毐则和吕不韦不同。

嫪毐时年二十八岁,离我们现在的法定退休年纪都还早得很,更何况那时也没有退休一说。

他的好日子还长着呢,他不会甘心就这么拱手让出最高权力;他和太后的奸情,更注定了他和嬴政是不可两存之势。

李斯认定:嫪毐不会引颈待诛。

嫪毐必反,只在早晚而已。

李斯和嫪毐熟归熟,但在嬴政和嫪毐之间,他无疑站在嬴政这一边。

他必须警告嬴政,要小心提防嫪毐。

但当时的情形是,嫪毐和太后亲密得就像连体婴儿,告嫪毐的状,无疑就等于是在告太后的状。

如何处人骨肉之间,历来是皇权制度之下大臣们的一大难题。

作过家族企业高管的人,应该对此深有同感。

因此,李斯要告太后的状,不得不谨慎从事。

他需要找一个代言人,既能帮忙把话递到,又不至于犯下忌讳。

说起来,李斯的面子就是大,他请来的代言人,不是球星,也不是影星歌星,居然是老天爷!

这一年的二月早春,又有彗星出没在天空。

彗星,俗称扫帚星。

这次的彗星,比两年前的彗星更加诡异,其扫帚尾巴,长度竟天,把天空划开成两半。

如此异常天相,引得百姓恐慌,嬴政也大为不安,于是召太史问吉凶。

太史占之曰:“国中当有兵变。”

嬴政又问李斯。

李斯道:“天道玄远,人不能知,是以化为天相,示人吉凶,不可不慎。

太史所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秦国上下,有兵变能力的,就只有吕不韦和嫪毐二人。

在嬴政看来,吕不韦兵变的概率甚至比嫪毐还要更大些。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