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魏人已经尸横狼藉,血流成渠,被攻歼殆尽时,韩军方才知道自己势力已孤,发现秦人杀完魏师以后,拎着滴答着鲜血的兵器和人头,移师而至,来砍自己的脑袋了。
韩人估量了一下,觉得光凭自己是打不过的,于是干脆不战自溃。
秦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大获全胜。
白起指挥秦军,在伊阙大战共歼敌24万,并杀死魏将“公孙喜”
(一说俘虏之)。
随即白起乘胜远击,秦师攻拔韩国五座城池。
同年他北渡黄河,攻取韩魏在山西的部分地区。
白起因功升迁为“大良造”
(商鞅曾任此爵,在秦的二十等爵中列第十六级)。
公元前293洛阳南郊的这场“伊阙大战”
,确实是古来罕见的大杀戮。
白起首次出山,即创中国战争史上的杀戮之冠:斩首二十四万!
如果用马车来装这些人头,车队会排出四十公里。
如果你家就住在洛阳“龙门石窟”
附近的大道边上,那么这个血淋淋运送红西瓜回秦国请功的车队,要花一天一夜的时间才能从你家门前通过。
根据秦国的赏功法令,一个人头可以换一百亩土地,当时的三亩相当于现在的一亩,一亩产粮一百多斤,一个人头换来一百亩刚好够养活一家人。
如果多杀几个人头,就有幸名列未来皇权时代的小地主。
正是这些赏罚激励着秦人在战场上舍命鏖战。
从前的春秋时代,是以割掉俘虏的耳朵来计数请功的,但大约耳朵很容易伪造,现在必须用原装人头了。
二十四万人头,折合两千四百万亩土地。
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批地主,就是这么血淋淋地产生的。
每个毛孔都滴着血,顺着人头散乱的发髻。
由于韩魏主力在伊阙大战丧师殆尽,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白起与秦国名将司马错、相国魏冉三人联翩对韩魏用兵,取魏国城邑大小六十一,并夺得韩国北部著名冶铁城市邓(河南济源地区),以及韩国南部冶铁名都宛(今河南安阳,原属楚国北部重镇,吴起曾经挂职锻炼的地方,那里出产的铁制兵器惨毒如蜂蜇人,但却被孟尝君伙同韩魏两国攻下,宛地给了韩国。
给了韩国就等于给了秦国,如今秦人终于把它从韩人手里抢来了,成为秦人重要战略物资生产基地。
孟尝君真是资粮于敌啊。
)。
当是时也,孟尝君正在魏国为相。
从前他为了泄私愤而裹同韩魏伐秦,现在他闪了,留下韩魏为他买单:韩魏丢掉列城数十,以及血沃山河的二十四万军士冤魂倒在伊阙(不知道他们该不该找孟尝君报销医药费),接着,韩国又不得不割出山西中南部200里土地给秦国,魏国也割出山西西南部400里土地献给秦国。
秦国自此拥有了山西西部及部分中南部,地跨黄河东西,并取得函谷关以外挺进中原地区百多公里的楔形土地,以及中原西部、西南部原属楚国的城邑。
秦人实现了“远交近攻”
正确战略的大丰收,从身边作起,从小事作起,从一点一滴的蚕食作起。
从前孟尝君挟韩魏远攻西秦,虽然也作战胜利,齐国却尺寸之地无得,得到的只是疲惫。
而且齐国疲惫得很厉害,当时纵横家“苏秦”
评价孟尝君攻楚五年,导致国家积粮消耗殆尽,攻秦三年,人民憔悴,士卒疲敝。
于是,当着秦人大举反攻报复韩魏之际,齐人只是呆在齐国疲劳地喘气,无暇照顾,听由韩魏受宰割。
这就像打球一样,你的发球机会已经过去了,现在轮到秦国发球了,当初你发球时没抢到任何好处(土地),现在也只能受着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