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商讨-《克里姆林宫的红衣主教》

第十三章 商讨(第1页)

“干得漂亮。”

瓦吐丁评论说:“这些狗杂种。”

他们破坏了规则,他对自己说。

这规则是不成文的,但非常实在:中央情报局不在苏联境内杀苏联人,克格勃不在美国境时杀美国人,甚至叛逃的苏联人。

就瓦吐丁所知,双方都从来没有破坏过这个规则——至少不明目张胆地这么干。

这个规则是有道理的:情报机构本身是要收集情报;如果克格勃和中央情报局人员把时间花在杀人上面——不可避免的报复和反报复——首要的工作就完不成了。

所以情报活动是一项文明的、可预言的活动。

当然,第三世界各国实行着不同的规则,但美苏都是认真遵守这个规则的。

直到现在,遵守到现在——除非要我相信这个可怜的、倒霉的杂种是被偷汽车零件的贼杀掉的!

瓦吐丁怀疑,中央情报局是不是把这个勾当包给一个犯罪集团了。

他怀疑美国人利用苏联的犯罪分子去干一些不宜由他们自己那双百合花似的洁白的手去干的、过于刺激性的勾当。

那不是一次技术性的违犯规则,是吗?他杯疑第一局的人是否用过类似的诡计……

他现在只知道,交通员链条上的下一步在他脚前突然断了,而那是把微缩胶卷同国防部里的美国间谍连起来的唯一希望。

瓦吐丁纠正自己:他还知道,他必须在六小时内将此事报告主席。

他需要喝上一杯。

瓦吐丁摇摇头,接着往下看他的嫌疑犯的遗体。

雪下得太大,再也看不见血迹了。

“你知道,如果他们只要稍微再聪明一点,把他的身体放在轨道上,我们很可能已经把它作为一次事故勾销了。”

另一个克格勃军官说。

尽管火车头的轮子把身体可怕地轧过了,阿尔土宁的喉咙显然是被一把窄刃刀很内行地割开了。

据责任医生报告,死亡过程不超过一分钟。

没有搏斗迹象。

死者的——叛国者的!

——的双手没有青肿或割伤。

他没有对杀死他的人进行反击。

结论:杀人凶手可能是他认识的人。

可能是一个美国人吗?

“首先,”

瓦吐丁说道:“我要知道是不是有美国人在十八至二十三时内离开过他们的公寓。”

他转过身,“医生。”

“什么事,上校?”

“死亡时间?再说一遍。”

“从大的一块尸体的温度判断,在二十一点到半夜之间。

我觉得宁可估计早些,不会更晚,但严寒和积雪把事情搞复杂了。”

遗体的状况就不用提了,他没有说出来。

瓦吐丁转过身来对他的主要助手说:“谁离开过住地,我要知道是谁,去哪里,什么时候和为什么。”

“要加强对所有外国人的监视吗?”

那人大声地表示诧异。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