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军中骄子-《影子武士》

第三部分 军中骄子(第1页)

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古怪的人,军队是个广阔的天地。

如果你能留在部队,并且不下岗,那你在军队中就能大有作为。

在军队里,任何聪明才智都有发挥的余地,而且有无限的发挥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可是由于军队承载着国家的福祉,它是不会由于某个人提出某个新的想法,就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要想让它接受新的思想,就必须反复做工作——有时要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

(退役)中将威廉?P?亚伯勒

1961年10月12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的麦凯勒池塘附近的棒与枪俱乐部里,一个重要的时刻正在到来。

那天到场的有刚被提升为陆军准将的新任特种部队司令比尔?亚伯勒、约翰?F?肯尼迪总统的军事顾问切斯特?V?特德?克利夫顿少将、肯尼迪总统本人,以及其他知名人士。

从表面上看,肯尼迪到布拉格堡来有两个目的。

一是检阅一个陆军师——第82空降师。

在旗帜招展的西蒙斯机场上,展示的是这支部队及其所有的武器装备。

克利夫顿少将认为,让这位年轻的总统看一看展现在他面前的这个陆军师的风貌有很大的好处。

然而,另一个目的才是肯尼迪此行的真正意图,因为克利夫顿、肯尼迪和比尔?亚伯勒都意识到:这是为了让总统体验一下特种部队能干些什么。

肯尼迪对特种作战早就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在他看来,特种作战具有很大的魅力,而他对有魅力的东西总是情有独钟。

但更重要的是,他认为特种部队有能力做他极想做的事情。

当时,肯尼迪的观点在美国的领导层中几乎没有知音。

他认为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自身已陷入一种新的冲突,从而对美国构成新的威胁。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面临着“另一种形式的战争”

,一种我们不熟悉的战争。

它对我们通常的作战形式提出了挑战,“它的强度是前所未有的,而它的起源却又非常古老——由游击队、破坏者、叛乱者、暗杀者所挑起的战争;通过伏击而不是通过对垒进行的战争;通过渗透而不是通过侵略,通过瓦解敌人、拖垮敌人而不是与之正面交锋而赢得胜利。

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新战略,还要有一支全新的军队”

克利夫顿和亚伯勒认为,一场有声有色、扣人心弦、安排得恰到好处的演习,肯定能够向他们的总司令展示:陆军早就具备了在这一新的舞台上所必需的士兵和力量。

它还远远没有完全形成和发展起来,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是亚伯勒认为,这可以说明他已经有了组建这支部队的核心力量。

那一天的另一个亮点是,特种部队首次在这样的正式场合戴上了绿色贝雷帽。

这种帽子虽然不正规,但却很受人喜爱。

当时有严格的规定,不准把戴绿色贝雷帽作为统一着装。

60年代的陆军不允许像特种兵和伞兵这类“精英”

部队有与众不同的着装,其理由是为了整齐划一。

即便如此,所有特种部队都藏着绿色贝雷帽,在偏远地区演习或者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他们就戴上它。

比尔?亚伯勒和特德?克利夫顿在西点军校就是同窗好友,而且成了终生莫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