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第2页)

准备工作应在下面的基础上进行:条件是,利用政治上有利的形势,对但泽实行准革命式的占领,而不是对波兰发动战争——

用于这一目的的部队决不能同时担任占领默默尔的任务,以便在必要时,两项军事行动得同时进行。

海军将从海上进击,以支持陆军的作战——各兵种作战计划应在一九三九年一月十日以前交上来。

虽然贝克刚刚警告过,德国如企图夺取但泽,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冲突,但希特勒现在却深信他可以办到这一点而不致引起战争。

但泽是在当地的纳粹党人控制之下,而他们是像苏台德人一样听命于柏林的。

因此不难在那里造成一种「准革命式的」形势。

因此,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奥地利和苏台德区的希特勒在一九三八年临近岁尾的时候,又已经一心在盘算进一步征服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默默尔和但泽了。

凌辱一下许士尼格和贝奈斯并没有费什么力气。

现在要轮到约瑟夫·贝克了。

可是,刚过了新年不久,一九三九年一月五日,元首在伯希特斯加登接见波兰外交部长的时候,他还没有准备给他以他刚给过许士尼格和很快也就要给哈查的那种待遇。

先得把残存的捷克斯洛伐克清算掉再说。

从波兰人和德国人关于这次会晤的秘密记录看来,希特勒的态度显得比较和解。

一开头,他就说,他「随时准备为贝克效劳」。

然后,他又问,波兰外交部长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心事?贝克回答说,但泽是他心上的一块疙瘩。

显然,这也是希特勒心上的一块疙瘩。

「但泽是德国人的」,元首对他的客人说,「它永远是德国人的,而且迟早要成为德国的一部分。

」不过,他可保证,「不会在但泽制造什么既成事实」。

他要求得到但泽,要修一条经过走廊的德国公路和德国铁路。

要是他和贝克能够「摆脱老方式而按照全新的方式寻求解决办法的话」,他肯定他们会达成对两国说来都是公平合理的协议。

贝克可不敢这样肯走。

虽然,他第二天对里宾特洛甫老实说,他当时并不想对元首过于直率,他还是回答说「但泽问题是极其困难的一个问题」。

他在总理的建议中看不出能给波兰什么「对等的东西」。

希特勒因此指出,「波兰的对德边界包括走廊在内受到条约的担保」对波兰说来是「极大的好处」。

这显然并不能打动贝克,不过,最后,他答应继续考虑这一问题。

在盘算了一夜以后,波兰外交部长第二天同里宾特洛甫在慕尼黑作了一次谈话,他请后者转告元首,虽然以前同德国人的历次谈话都使他十分乐观,而同希特勒的会面却第一次使他今天深为悲观。

特别是在总理所提出的但泽问题上,他「看不出有什么可能取得协议」。

贝克上校,像本书所写过的许多其他人一样,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才有所觉醒而有这种悲观的看法的。

同绝大多数波兰人一样,他是激烈反俄的。

不但如此,他也不喜欢法国人。

他在一九二三年在巴黎任波兰大使馆武官时,曾经被法国当局以出卖同法国陆军有关的档案的罪名驱逐出境,因此对法国人怀有宿怨。

也许对他这样一个人来说,在一九三二年成为波兰外交部长以后,倾向德国是很自然的。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