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女红-《大唐女医生活录》

第六章 学女红(第1页)

第六章学女红()

等魏紫他们睡饱了醒来已经是下午接近黄昏时分了,三人出了空间,梳洗一番,魏凌将刘婶送的吃食热了一下,魏紫弄了个简单的肉汤,三人围着新点燃的火盆开始吃饭,待填饱肚子,他们三人略微收拾一下,魏紫将洗干净的碗和半只做成腊肉的兔子递给魏凌,让他当回礼给刘婶他们送去。

“姐姐,我们再烤红薯好不好?”

小宝坐在魏紫的身旁,小手撒娇地摇着魏紫的手臂道。

魏紫一脸好笑地望着他,两只手不自觉地爬到嫩滑的小脸上捏了几下,笑道:“刚刚没吃饱吗?再吃不怕你的小肚子难受。”

“可是红薯很好吃!”

小宝眨巴着大眼,一脸希冀地望着魏紫。

摇摇头,魏紫笑着道:“小馋猫,好,姐姐拿三个放到火盆里,等会再吃好不好?”

“姐姐最好了。”

要求得到满足,小宝立刻开心地围着屋子『乱』转。

魏紫见小宝高兴,自己也跟着高兴,前世的她是能多懒就多懒,若是没有人『逼』着干活,她就是饿死也不会主动跑去厨房做饭给自己吃,何况是别人。

现在生活困苦,一开始三餐不济,看着身边仅剩的亲人努力挣扎地活着,她开始认真地面对生活,而不是抱着能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数着日子将就地过活。

坐到一边,她想人的改变有的时候是因为环境,有的时候仅仅只是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又或者是看到的某个场景,反正现在的她因着改变,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偷懒的想法了。

摇头轻笑,魏紫从来没有想过爷爷拿着家法都没能帮着她改掉的懒病,换了个环境,她竟然自己改掉了,真是不知道怎么说好。

新年过后,天气没有一下子回暖,他们三兄妹的生活依然是往返于空间和家里,偶尔乘着天气好的时候去打猎、捡些木柴之类的过活,只是都不会走的太远。

毕竟冬雪还未融尽,动物却开始大量地舒醒,若是一不小心遇上饿着肚子的熊之类的动物,那就小命难保了。

魏紫到是乘着机会把去长安的想法说了一下,魏凌听了没有立刻答应,也没有立刻拒绝,只是说要认真想想。

魏紫想这是远离家园,土生土地长的魏凌和半道出现的她不一样,她没有土地情节,不代表魏凌没有,要好好考虑一下也是应该的。

新年之后,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舒,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农活不忙,村里的男人三三两两也会约着一起去山上打猎,魏凌就跟着刘大叔、强子等人一起去了山里打猎。

无所事事的魏紫和小宝看着天气,也没想着要去采『药』,魏凌想着现在天气还不稳定,也不让他们上山。

于是因着刘婶的关系,魏紫和小宝两人就跟着刘婶学习怎么打络子,当然魏紫还有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学习怎么刺绣。

“嘶……”

魏紫看着冒着红珍珠的手指头,放进嘴里吸吸,眼睛哀怨,很想跟一旁的刘婶说不学了。

她自认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天赋,前世上学的时候,她是跟风织过围脖、绣过十字绣,可天知道围脖只开了个头,到她穿越也未能见天颜,而十字绣,人家都绣大件,只有她选了个生肖,绣了个比硬币大不了多少的图案,算是她前世第一件也是最后一件算是完成的作品。

此等水平,她真的不想说出来毁坏自己的形象,更不想打击刘婶教学的信心。

刘婶不是没看到她哀怨的眼神,而是不想让她半途而废。

几十年的老邻居了,她也算是看着他们长大的,之前看着他们失去父母,想帮忙却是有心无力,能做的也就是在看着他们饿肚子的时候,能给口吃的就给口吃的,帮忙借钱什么,小钱能解决,若是涉及太多的钱,他们也只是小户人家,也有自己的家人和生活,那可能倾其所有帮忙。

上次因着这丫头救了他们当家的,他们也无以为报,她就想着把自己这刺绣的功夫传给她,不说派上大用场,就是平常做点活也能贴补家用,嫁人之后,帮着丈夫孩子做做贴身衣物什么的,不让人看了笑话。

魏紫见刘婶不理自己,叹口气吸引一下注意力,好不容易见刘婶的目光望过来了,可怜兮兮地道:“刘婶,我能不能学点简单的,这个太难了,你看我的手,扎得满手都是洞。”

小宝看着着急于诉苦的姐姐,想着刚才的确看到姐姐扎了好几次手,心疼地凑上前去跟着求情道:“是啊,刘婶,姐姐的手扎了好多次,要不你再教两次,也许姐姐一开始没有听明白。”

黑线!

这求情跟证明她是傻子有很大的关系,什么叫没听明白,这孩子咱说话的,不行,回家得好好教教他,什么叫说话的艺术。

刘婶看姐弟俩一个求情,一个窘迫的样子,好笑道:“好了,先休息一下,我们等一下再弄。”

魏紫大松一口气,待刘婶出去之后,立马伸手捏着小宝的脸颊教训道:“什么叫没听明白,臭小子,你姐我的悟『性』好得很,你应该说姐姐累了,休息一下再练效果会更好。”

“哎……哒哒哒……姐姐,疼!”

仰着小脑袋,小宝一边叫一边伸手去挡魏紫的攻击,无奈人小力量不足,只能求饶。

“知道疼了,下次说话要注意一点,不能让姐姐丢脸。”

听到他说疼,魏紫即使知道自己没用多大的力,还是下意识地把手劲松了松。

“是是是,小宝知道了,姐姐,饶了我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