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千杯》

第49章(第1页)

电影的拍摄加后期制作花了姜默一年的时间。

在那期间,他遇到了无数的困难。

给大爷修牛棚都是小事儿了,他们还遇到过更严重的打击。

有一天在山里拍戏的时候他们遇上了山体滑坡,有两个工作人员腿擦伤了,机器还毁了一台。

总摄影师Lee是很珍惜机器的人,当时在远处看着摄影机的尸体嗷嗷大哭,难过得差点崩溃了。

人生就是这么操蛋,那台摄影机是整个剧组最贵的一台,价值不菲,说是剧组的命根子都不为过。

要多绝望有多绝望。

说实话,姜默那分钟也很想跟他一起嚎两嗓子,人怎么就能这么倒霉?这么背运??

但他还记着最重要的事,抓着Lee的肩膀问:“之前拍的你都导出来了吗?”

不然就前功尽弃了。

Lee抽抽噎噎地说:“大部分都导出来了。”

不幸中的万幸了。

只要路没被完全堵死,他就还能拍。

反正天无绝人之路,姜默也就当老天出了个难题给自己做,答得好不好,看本事,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按照别的组的进度,这电影估计两个月拍完结束,但姜默硬生生磨了整个剧组将近一年。

有些镜头一遍就够,需要那种粗糙的真实感,但有些镜头姜默不敢含糊,只能一遍遍反复拍。

让姜默最担心的其实是演员的状况,他发现明峥有点太入戏了。

这个演员的共情能力非常强,完全是把自己代入去演的,呈现的更像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身上的那种迷惘、茫然和痛苦无数次打动了摄影机背后的姜默。

但因为这片子从头到尾基调都非常压抑,所以姜默一直非常头疼这戏会不会把主演给拍出什么毛病来。

但纠结的是,演员那个状态又偏偏是姜默想要的,他也只能一边担心一边拍。

一个演员全情投入去拍一部片子时,状态是非常危险的。

那是一个消耗的过程,太伤神了,很损耗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一路磕磕跘跘走过来,还是拍完了。

整部片子杀青之后,姜默一点都没觉得放下了什么担子,火急火燎跑回去开始闭门剪片子做后期,忙活各种各样的事情,每天都焦头烂额。

他想赶着在年底把片子做出来拿去报名,如果做得利索一点,还能赶得上在12月报名柏林。

拍完只是一个开始,很多时候后期的运作、宣传、发行才能决定一部片子的命运,后期的版权购买是否能回本?这部片子放到别的市场能不能被赏识?这些问题都是未知的,后续的花费投入也是一笔巨款,目前预算还够不够?姜默那段时间每天都在为这些事儿发愁。

他回来后,沈朝文收到了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

一个硬开的大本子,他翻开,扉页上是姜默的字迹,写着——《橄榄》工作手记。

满满一本的字迹。

姜默对他解释道:“我其实也不爱写这东西……但你总说不太放心我在外面拍戏,我就想着把每天工作的内容写给你看,记录下来,你可以知道我每天都干了什么。”

顿了下,“就这意思。”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