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修学无心-《低品少爷极品仙》

第一章 修学无心(第1页)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篇古文,乃是三国时的大智者诸葛亮所作的名篇《诫子书》,全文虽只有短短八十六字,但却把为人求学的道理解说得极为透彻,以至于千载之下,仍为世人所乐津津乐道,奉为修身养性、勉诫训子的宝典。

其时正当三月时节,和风送暖,柳绿花开,江南江北皆已是春意盈盈,美不胜收。

这一日天空晴好。

午后时分,颖州城的百姓多半锁上家门,或到郊外田野踏春嬉游,或到小西湖上荡舟赏景,合欢同乐,其意溶溶。

然而就在此刻,城东一户富贵人家的书房内,却有一老一少仍在闷头读书。

读的正是诸葛亮的《诫子书》。

那名老者六十开外,身材略胖,须发皆已斑白,他端坐在一张宽长的书桌前,不时看一眼手中的书本,然后再微闭双目,摇头晃脑地读上两句。

那少年坐在他下首的书桌前,锦衣华服,面容俊美,嘴角微微上翘着,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意味。

他听那老者读完了之后,便也懒洋洋地跟着读上一遍。

只是一双俊眼却不时地左瞧右看,显然是心不在焉。

这少年名叫卫风。

他父亲卫德财是个绸缎商人,家资殷厚,在颖州城内是屈指可数的富户。

卫风出身在这样的富贵之家,自小免不得父疼母爱、惯养成性。

别看他今年才只十四、五岁的年龄,但除了青楼妓院还没逛过之外,其它诸如酗酒、赌博、打架等等卑劣恶习,却是样样“精通”

,标标准准的一个纨绔子弟。

卫德财眼瞅着自己这个儿子年龄渐长,品行却是越来越差,心中不由暗自着急,寻思:“我就这一根独苗苗,家业迟早是要交给他来继承的,如果再姑息放纵下去的话,那他岂不要成了败家子一个?不行,得找个先生来好好教教他,将他引入正途才对。”

心念及此,便花费了高酬,将城内一位极有名气的赵先生聘请到家中来,让卫风跟着他读书吟文,学些处世为人、安身立命的大道理。

卫风本打算今日约同几个好友外出玩耍,无奈被父亲严令了在家读书,不得出门半步。

他虽然顽劣成性,但对这个父亲多少还是有些惧怕的,当下也只得打消了念头。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卫风平日是个懒散惯的人,让他闷在屋中读书,他又哪里能学得进去?跟着那赵先生读了两遍《诫子书》,便觉头脑浑涨,兴味索然。

过了片刻,那赵先生想是读书读得累了,端起身侧木几上的茶水呷了几口,对卫风道:“我休息一会儿。

你自己看书罢。”

卫风巴不得如此”

“嗯”

了一声,将书本竖起,装模作样看了起来。

那赵先生喝过茶水后,自行研了些墨,提起毛笔练习小楷。

卫风表面上是在看书,实则一直注意赵先生的动静,见他低头练字,便咳嗽了两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