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拜师大典-《神通异世录》

第九章 拜师大典(第1页)

此前周贤以为,他不过是住在孔诤言在观外的一处别院里面。

如今他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整座青要山,众多山头,九十平方公里,都算是帝隐观的范畴。

在青要山,就是在帝隐观!

这让周贤不得不重新认识帝隐观的实力。

“《山海经》有云:‘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领着周贤在主峰攀登的过程中,孔诤言也在为自己的弟子介绍着帝隐观的由来,“即是说,黄帝曾在此隐居,‘帝隐’二字就取自于此。

这多半是真的,山中有条双龙峡,长约八里,峡下水中栖息着当年为黄帝驾车的黑白二龙,至今仍在被我帝隐观修士供奉。”

周贤愣了一下,忙问:“这世上当真是有龙的吗?”

孔诤言理所当然地点头:“自然是有的。

我幼时曾在双龙峡见过那两条龙在水下的潜影。

没有传说中那么大,但仍然威风凛凛。

只是这两条龙自黄帝以来存活至今,寿数将近,少显现神通了。”

简简单单几句话竟使周贤心潮澎湃起来,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

龙!

这个世界真的有龙!

这种传说中的生物,谁不想亲眼见识一下呢?刚遑论华夏子孙炎黄后裔,自称为龙的传人,能得见真龙,那是何等的幸运?周贤听得心痒难耐,恨不得现在就去双龙峡观赏一番,看看自己有没有遇见龙的福缘。

可惜不行,至少今天不行。

今天是个大日子——青要山帝隐观三年一科,收纳修士门徒的日子。

在今日,孔诤言也不敢在山间飞来飞去了,只能是领着周贤在山路上一级一级的攀登。

“本观兴建于唐朝初年,最初不过是坐落于主峰山间的一座小观而已。”

孔诤言继续介绍到,“本门开山祖师,不过是个炼气化神境界的小修士,能发展壮大至今,也是经历了许多坎坷,甚至在战乱当中几经毁坏。

能传承至今,那是无数辈人的心血凝结。

今日后,你便是我的弟子,帝隐观的门徒了。

日后无论做什么,都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能给帝隐观丢脸。

记得了吗?”

周贤微微点头,心说这就算是开始宣讲帝隐观利益集团的企业文化了。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只要帝隐观对他好,他也一定会认同帝隐观的企业文化。

又行走了多时,周贤才见到山腰上坐落着的一座气势雄伟的道观。

朱红色的围墙高约三米,沿山坡起伏,远观能见期间建筑沿着山势纵横交错,层台累榭,走进了能看到飞阁流丹,勾心斗角。

三十六道朱漆的门柱粗约三人合抱,上面刻着一联。

上联是:老子以道德为宗四方日月;

下联写:圣祖与天地齐寿万代乾坤。

再抬头,门上一块大匾,魏碑写了三个大字——帝隐观。

这哪里是道观,说是宫殿也不为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