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易欺 天难欺-《月冷梅香》

9人易欺 天难欺(第4页)

不过这时,众人无暇计较真伪的问题,张敏中怀揣两份遗表,假意向胡惟庸投诚,并让木天雄到家里捉拿顾、刘二人,以博取胡惟庸的信任,如此一来,他便揣着刘璟伪造的遗表,跟胡惟庸一道,顺利入宫。

散值之后,胡惟庸去牢里戏谑顾秋寒,张敏中则趁机再入禁城,单独求见朱元璋,将遗表呈了上去,并将个中情由详说一遍。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才华和谋略向来信任有加,见这遗表确系其亲笔所书,一条条罪状,直看得他心惊肉跳,这可是关乎到他的江山社稷,他如何肯等闲视之?当下派人连夜请来胡惟庸的死党——御史中丞涂节,将遗表摔在他面前。

涂节看过遗表,吓得魂不附体,要知道很多事他都参与其中,只是并不知道胡惟庸有反心而已。

为了将功折罪,他亲口承认了遗表上所列的十数条罪状。

朱元璋大怒,当时便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肃清逆党,这才有了张敏中率直加侍卫奔赴法场,擒拿胡惟庸、木天雄那一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刑部令吏顾秋寒,受胡党荼毒,蒙冤受辱,但能不畏生死,奋起抗争,终揭其奸,除其祸,沉冤昭雪,功在社稷,特擢升顾秋寒为刑部侍郎,即日上任,望能继续克尽职守,勤政为国。

洪武十三年二月朔日。”

一纸圣令,顾秋寒补张敏中的缺,成了刑部侍郎,沈碧纱、刘璟纷纷向他祝贺。

沈碧纱当然没有死,因为她当时伤重,禁不起牢狱之苦,张敏中便将她藏了起来,向胡惟庸撒了个谎。

顾秋寒不但成功为自己洗清了冤屈,而且一步登天,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件喜事,可顾秋寒却怏怏不乐。

胡党一案,实在株连太广,朝廷内外,人人自危,京都应天俨然成了一座屠杀之城,这已经完全背离了他的初衷。

“天之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一千五百年前,唐睢对秦王说过的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胡惟庸案,实在最恰当不过。

“仇报了,年过了,我也该回家了。”

刘璟笑着向顾秋寒辞行。

顾秋寒抬起头,“哦”

一声道:“急什么,再多住几天吧?”

刘璟摇了摇头,不无感触的道:“匆匆两个多月,我们一同出生入死,这将是我此生最难忘的一段日子。

今后我们还要有各自的生活,一切都结束了,那便早日重新开始吧。”

话虽简短,却耐人寻味,顾秋寒垂下头,沉吟无语。

刘璟笑道:“怎么,不打算送送我吗?”

顾秋寒只得令家丁备马,和沈碧纱送他出门。

二人本想送他到城外,刘璟却坚持不允,骑上马背,笑道:“送的愈远,愈是不舍,回去吧。”

顾秋寒和沈碧纱双双抱拳,道:“保重。”

刘璟勒转马头,情真意挚的道:“我会永远记得你们的。”

此言一出,三人心中俱都充满了苦涩,顾秋寒勉强笑笑,打趣道:“敢把我们忘了,便把你伪造遗表的事说出去,治你个欺君之罪。”

三人一齐大笑。

刘璟策马奔行,忽然大声道:“替我照顾好沈姑娘!”

二人同时一愕,不禁互相对视一眼,听刘璟的口气,倒好像把他们当成了一对儿,而他自己,竟也喜欢沈碧纱的?

沈碧纱红了一段粉颈,急忙转开目光,胡乱说道:“又一位好朋友走了。”

她之所以说“又一位”

,是指在刘璟之前,还有个十三,而刘璟之后,多半便是她自己了。

顾秋寒听到“朋友”

二字,眼中忽然掠过一丝悲哀,想了想道:“我去玉梅山庄了却一桩心愿,你先进去吧。”

沈碧纱立刻猜到他要做什么,遂道:“我跟你一起去。”

顾秋寒摇摇头,眯起眼睛,望向刘璟留下的那一道烟尘,“还是让我自己解决吧。”

沈碧纱了解顾秋寒的脾性,既然他说自己解决,那便是一定要自己解决的,强行跟去,反会令他烦恼。

梅花坞一如往日般幽静深沉,只是花期已过,不复那种迎雪吐艳,凌寒飘香的盛况,也许正如刘璟所说,一切都这么无声无息的结束了。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