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湖海游龙》

第十一章(第1页)

尤其在古董在市场上,树立了极大的信誉,只要经裘老先生鉴定,就是膺品,也没有一个人敢说它是假的。

裘好古名利双收,在京城里,可说是一言九鼎,结交的也尽是王公巨卿。

但最近却使他胆颤心惊,终日里揣揣不安。

那是近半月来,求古斋天天晚上,都有梁上君子光顾。

梁上君子,乃是鸡鸣狗盗之徒的雅号;但光顾裘古斋的,可并不是鸡鸣狗盗之徒。

因为鸡鸣狗盗之徒,一旦进入了满架满橱稀世珍品的求古斋,总不至于会毫不动心,一件都不要,否则你到求古斋来作甚?但奇就奇在这里,这些一批又一批进入求古斋的仁兄,居然入宝山空手而返。

最使裘好古心疼,也最使求古斋的帐房、伙计们感到难以忍受的,是这些仁兄进人求古斋,就像凶神恶煞,一个个黑布蒙脸,手上拿着明晃晃的钢刀,第一件事,就把帐房、伙计,一个个反剪双手,嘴里塞上一团棉花,然后翻箱倒橱,大肆搜索。

他们当然不会替你爱惜古董,一晚搜索下来,虽然没有拿走一件;但砸碎的,跌坏的,也最少有一、二十件,这样连续闹了半个月,不知摔破了裘好古多少心爱古物。

帐房先生和伙计们也半个月没有安安宁宁的睡眠,每个人都是没精打彩,几乎天一黑,就像犯了罪一般,心里笼罩上一片恐惧,等候着人家来捆绑。

裘好古渐渐明白,这半个月来骚扰求古斋的这些“君子”

,决不是一伙的人,他们要搜索的东西,可能只是一件,只不知这是一件什么稀世宝物?

他自然也向九门提督衙门报了案,但那时正当和中堂丢了宝石顶,中堂府又接连两天,闹着刺客,求古斋道“君子”

光顾,又没有什么损失,(指失窃)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报了案等于没报。

帐房先生又给他出了个主意,暗中我一家著名的镖局,请求保护,袭好古有的是钱,可以不计代价。

哪知上午谈好了,下午镖局里来了回话;说他们考虑的结果,开设镖局,是替顾客负责护送镖货,护院这一行,不在镖局范围之内,恐遭同行议论,实在歉难办到。

帐房先生一连找了几家,所得到的,那是一样的答复。

显然,这些镖局,全都受到了歹徒们的警告,谁也不肯多管闲事。

裘好古眼看求助无门,一气之下,就下了决心,求古斋白天照常营业,晚上就锁上大门,帐房、伙计全数撤退,让你们搜索去。

好在求古斋闹得虽凶,裘好古的住宅里,却丝毫无犯。

裘好古的住宅里,收藏的古董,当然更精,更多!

这使他终日里更觉惴惴不安,如坐愁城。

他可以想得到,只要他们在求古斋没有搜寻到他们要的东西,这场风暴,迟早会延伸到家里来。

这天晚上,快二更天了!

裘好古满怀心事,睡不着觉,一个人趁着月色,随步跨出月洞门。

其实这半月来,他每晚都睡不着。

月洞门外,是通往书房的一片花园,这里虽然没有后花园占地之广,但也小有假山、亭台之胜,就在他跨出月洞之际,耳中忽然听到一声喝叱之声!

裘好古心头突然一动,忖道:莫非这些君子,果然找到自己家里来了?

他心里早就拟好了腹案。

一旦真有人找上来,他准备问问清楚,他们要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这东西就在自己手里,干脆交出去了事,免得日夜耽心。

因此他听到这声喝叱,不但不怕,反而急足往前迎去。

就在此时,只听一个清朗声音,喝道:“你们夜入民宅,是干什么来的?”

裘好古听得不觉一怔,这说话的不是晋京赴考,寄居在自己家中读书的故人之子杨少华?

不好,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相公。

怎么去和强人评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