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莫拿我惯遭国法贼都头屡建奇功
风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相逢不用相违避,世上而今半是君。
这四句诗,是一个乡先生,遇着一伙大盗,因而相赠的。
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乡绅做官,任满归家,打从扬子江中过。
船行至晚,停泊天宁洲,忽遇着一伙强盗上船来,打劫他的宦资。
谁知那个乡绅是个古怪的,平日以清廉自矢,只饮得百姓一杯水,以此囊橐萧然。
舟中不过几坛酒,几挑米,箱笼中亦无非几本残书,几件旧衣服而已。
及见强资进了船舱,他却不慌不忙,笑嘻嘻的拱他进来道:“不消列位动手,箱笼什物尽数取去就是。”
那些强盗不由分说,竟把两只箱子,一斧劈碎,一倾倾出来,只见破书破画笔墨纸砚,滚了一地。
连忙又劈一只,倾出来,亦无非几件旧圆领,旧衣服,及香炉磁器。
只见那强盗看了一回,叹口气道:“原来是个清官。”
那些众强盗又去取他拜匣扶手,一搜搜得二三十两一包碎银子。
众盗拿来,献与为头的。
那为头的嚷道:“这是清廉好官儿,不要拿他的东西。”
即忙跳过自己船里去,将一大包银子拿过来,对着那乡绅道:“老爷得罪了!
此银子是小人们权送与老爷压惊的。
众兄弟道是任满回来的官长,必然金珠满载,谁知老爷一清如水,真正爱惜百姓的老爷,可敬可仰。”
那乡绅笑道:“虽承美意,但我生平不肯无故受人的东西,怎好受你们的。”
这些人乱嚷道:“这是我们怜清的薄敬,怎么不受。”
那乡绅无可奈何,勉强受了,无以奉答,便延他坐定,磨墨挥毫,以诗赠之。
那些强盗,欣然去了。
可见人莫恶于盗贼,而盗贼之中,良心终不泯灭,那爱民的仁人,他也知敬,那不贪酷的清官,他也知爱。
所以凡为人者,不拘大小,不可丧了良心。
若不丧良心,虽至卑污如盗贼,后边还或有出头的日子;若丧了良心,虽处富贵之乡,恐到底没个下稍。
在下说一个身为盗贼,偏能不丧良心,且仗义疏财,后来竟有个绝好的后果,为看官们笑笑。
话说隆庆年间,有一个贼,绰号叫懒龙。
那懒龙身材瘦弱,日日好睡,到得夜间,他偏有飞檐走脊的的手段,凭你什么难偷的东西,他却手到拿来。
后来这个衣钵,传与一个徒弟,那徒弟更奇,绰号叫做一朵云。
因他到人家偷了东西,临出门还要画一朵云在壁上,做个记号。
捕人见了他这一朵云,便知他再赶不着的,再不想去要他了。
不道那一朵云之后,又有一个名贼,那贼更加利害,且又跷蹊,他绰号却叫“我来也”
。
每到人家,即写我来也三字,使人知道,不要陷害别人的意思。
及至万历末年,我来也的衣钵,竟又与一各贼。
那贼神奇古怪,愈出愈奇,他姓莫,排行方一,惯要偷人的东西,以济人之急,分文不肯匿己,自家直以此事为游戏。
因此人人晓得他是仗义疏财的贼,故捕人亦不十分去摆布他,他也再不被人捉住。
及至偷了东西,便也标题于粉壁之上,道:“莫拿我”
,是以一乐。
见得拿了我,也不相干的意思。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