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伉俪无情丽春院元君雪愤 淫冤得白蕊珠宫二美酬恩-《风流悟》

第七回 伉俪无情丽春院元君雪愤 淫冤得白蕊珠宫二美酬恩(第1页)

第七回伉俪无情丽春院元君雪愤滢冤得白蕊珠宫二美酬恩

夫妻两足赤绳羁,嫁狗何能更逐鸡。

女恋男与男恋女,到头恩怨不相离。

这首诗说夫妇人轮之始,其相聚也,多在五百年前,绝非无因而合的。

故世间恩怨不一,也有夫爱妻的,视妻如珍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也有妻爱夫的,敬夫如父母,解衣推食,你恩我爱。

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异。

更有一种妻忌夫的,做丈夫的原没有什么不好,不知为甚缘故,见了他,如眼中之钉,随尔百般趋奉。

他只道嫁丈夫不着愁个不了,不是分床独宿,定是吃个怨命长斋。

又有一种夫怨妻的,做妻子的,或荆钗裙布,或粉白黛绿,也没甚么惹厌处。

不知为甚缘故,做丈夫的见了,便千憎万厌,老实了,又道他蠢坌;活动了,又道他轻薄,毫无一些恩爱之情。

不是待他冷落,定是将他磨灭,甚且有骂当说话,打当商量的。

如此种种不齐,这等看来,不是天公错配,实是前世一段因缘果报,三生石上,定然注得明明白白的。

遇此者,直须欢喜领受,切莫怨天尤人,叫神叫佛,若不安分,咒诅怨尤,不惟无益,适足贾祸。

至于有才的人,有情而无缘,亦是前世未结良因。

故令今有世情莫遂,尤切不可恃己之才,造作绮语,污人名节,何也?才人绮语,往往恨己之有情无缘,也偏要巧语花言,将无作有,勒成一篇美丽诗词,动人观听,竟不知诬陷多少的人,使千古沉冤不白。

所以笔铭说得好,道:

毫毛茂茂,陷水可脱,陷文不活。

在下今说一个绮语诬人,因而招夫妻不相得的果报,以为世警。

话说明朝万历年间,杭州钱塘县,有一个秀才姓山,名隽,字子佳,也是数一数二少年饱学之士。

只是为人生得猜忌多疑,且傲睨纵性不拘,家中出外,俱要人去奉承他,他再不肯奉承人的。

妻弁氏,小名真娘,原是读书人家的女儿,做人极其贤慧。

但有一事作怪,偏与山子佳一做了亲,便生成不相投,你往东,我便往西;你要长,我偏要短。

子佳才学虽有,面貌颇生得丑陋,真娘生得花枝一关,身材又俊俏,言语又伶俐,更且吃得温吞,耐得热,众亲戚无不赞其贤慧,喜欢他活动。

外貌好像轻薄的,其实心里甚是正经。

山子佳待他,偏一日冷落一日,然真娘却能曲尽妇道。

一日,子佳的母亲,见儿子自做了亲,见了妻子如同陌路,终日往书房里去睡,全无缱绻之情,便道:“我劝他不转,待我请侄儿商量,劝他进房。”

那内侄是子佳极相好的表弟,姓桓,名酉,字心伯。

见姑娘请他,便走到山家来。

那姑娘道:“你两日为甚不来走走,你表兄的性子,甚是作怪,你表嫂的性子,又甚温存、极其贤慧,工容言德四件,我道是俱全的了。

不知为甚,偏不相合,一句说话,两句就是相骂,你入东,我入西。

看他准日这样,我老身也没法,我如今请你来劝他一劝,或者听你也可不知。”

桓心伯道:“这个容易,表兄极听我言语的,我到书房里去慢慢劝他,只是姑娘也要里边劝劝表嫂。”

那桓心伯即往书房中去,见了山子佳。

子佳道:“表弟何来?”

心伯道:“姑娘请我来与你闲话。”

子佳道:“我猜着了。

我猜猜你来劝我进房,可是么?”

心伯笑笑道:“进房要人劝的。”

就诓他道:“天下有得美妻而不进房者,除了木石之人,若有一窍的,恐断不如此。”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