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首次建言-《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第5章 首次建言(第2页)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

儿臣不敢稍懈,恐负父皇圣望。”

朱标接话道。

朱元璋满脸笑意,显然对朱标的话非常满意,继续说:“太子所言不错。

咱设立大本堂,请名儒大家为师,就是希望你们能够修身自持、明达事理,作可造之材,为国之栋梁,扶保大明江山。”

“谨遵陛下教诲!”

众人跪倒再拜。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今日正欲向宋先生请教。

既然陛下亲临,请父皇示下。”

朱标本来想和宋濂讨论一下书籍断句的问题,进而推销一下标点符号的理念。

赶巧朱元璋来大本堂,他便想直接当着皇帝的面儿说,更直接,省却了一些麻烦。

“哦,什么事儿?你且说来。”

朱元璋本打算要走,听了朱标的话,又来了兴趣。

朱标拿起身边的毛笔,蘸了蘸墨,一边写一边说:“昨夜,儿臣梦中得文一句,其意儿臣思索再三,无法断定。

今日特请父皇裁之。”

只见,他在纸上写了‘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这十个字,其间没有任何标点,然后将纸张呈递给朱元璋,一旁伺候的内侍连忙接了过去,双手捧着。

朱元璋看了一眼,眉头紧锁,转而对宋濂说:“宋先生,请过来一同参详。”

“臣遵旨。”

宋濂揖手作礼,上前几步,立在朱元璋身侧,望着纸上所书之字。

端详了一会儿,宋濂面露赧色,回奏道:“回禀陛下,老臣以为,此句所表之意,因人而异,殊难确定。

唐代韩愈在有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此句中没有句读标识,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断句之法,则得到不同的句意。

如‘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再如‘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

老臣无能,不能以一意断之。”

“宋先生过谦了,此句正如先生所言,颇有歧义,难以断之,先生不必挂怀。

太子,你怎么看?”

朱元璋安慰了一下宋濂,转而问起朱标这个始作俑者。

“早就知道你们断不了,这本来就是个歧义句。

嘿嘿!”

朱标腹黑地想到。

听到朱元璋问自己,便赶紧回答:“父皇所言甚是。

以宋先生之高才,尚难断其意。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