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陪嫁在当时已经是很丰厚的了。
就像二婶嫁进来的时候,就提了一个布包袱。
除了身上穿的一身新衣服,就只有包袱里的几件旧衣服。
更不用说家具和被子这些了,统统没有。
三叔安福宪,娶妻王家侠。
她娘家在胜利区区政府所在的集市上。
父亲是一个货郎,家里人口多过的很拮据。
要不然三婶结婚时,也不能不陪送一点嫁妆。
就提着个包袱进了婆家门。
不过三婶是高中毕业。
虽然学的稀松平常,不过好歹有一个高中文凭。
(这是原主爸爸评价的)。
嫁进门后被爷爷安排在胜利小学当代课老师。
三叔初中毕业后被爷爷安排去当了兵。
复员回来后,被安排在造纸厂上班。
造纸厂离家几十公里远,三叔平时都是住在厂里。
轻易不回家,只有休假才能回来。
三叔结婚两三年了,目前还没有孩子。
五叔安福临,未婚。
初中毕业,九月份去了部队,现在部队当兵。
六叔安福明,在读初中。
小叔(也就是七叔)安福生。
目前和安然一起就读小学一年级。
三叔和原主的父亲,安然还都没有见过。
大姑叫安福秀,大姑没有读过书。
在大姑到了读书的年纪时,正好赶上时局动荡。
又加上弟弟妹妹还小,爷爷奶奶工作又忙。
就没有读书在家里帮忙操持家务。
大姑有一点点驼背。
大姑说都是她小时候干活太多累的。
又听说是小时候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奶奶没有办法干活时带着她,又没有人帮忙带。
只好把她放在八斗里坐着。
一坐一天。
时间长了把腰都坐坏了。
(八斗农村一种装粮食的容器)
因为不识字,爷爷只能把大姑安排在县里的化肥厂做临时工。
临时工工资低,一个月也就十几块钱。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