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炼钢-《明末开疆》

第15章 炼钢(第2页)

打铁棚里,近百名铁匠按照陈志远的要求制作高炉部件。

李百鸣正带着七名工匠铸造铜水套。

刘铁柱则带着三十名工匠打制鼓风机。

陈志远要求的鼓风机非常特殊,首先,一台鼓风机需要六个风箱一起拉风,然后风聚集到储气增压罐才通往高炉风口。

其余的工匠则用铁皮敲制铁管、螺丝、螺母、滑轮组等零部件。

“刘铁柱,你做的鼓风机进程如何?”

“回陈少爷,鼓风机已制成两台,经试用,风力非常大,而且能持续送风。”

刘铁柱指着一旁的两台鼓风机说道。

“做得不错,能不能试试看?”

“少爷,我就叫人试风!”

在刘铁柱的幺喝之下,六个铁匠一起拉动鼓风把手。

“呼哧………!”

约么十息,刘铁柱打开风阀。

“嗤………”

刺耳的风声响个不停,陈志远估摸着,这风压应该有零点一兆帕了,到时候,渣层高过风口应该不会灌渣。

八月初一,钢铁厂燃放起来了鞭炮,随即工人往炉子里投入了木柴,随后倒了两桶桐油进去。

随后,陈志远往炉内扔了三个火把,炉子里燃起了烘烘大火。

随即,高时要带着工人们跪拜并唱道:“烘炉大吉,太上老君保佑一切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八月初三,高炉的铁口、渣口用黄泥堵死,炉内投入焦炭、生铁造了一尺深的熔池,随即便往炉里投焦碳、烧结铁矿、河沙、莹石、石灰石等材料。

一个时辰后,工人放了一次渣,再过一个时辰,第一炉铁水放出。

“哗啦!”

出铁口被捅开,铁水如喷泉般涌出。

黄澄澄的铁水流动性如水一般,表面还弹起无数的火花。

“成了……成了……而且还炼出了精钢!”

高时要望着铁水,高兴得手舞足蹈。

因为,他从来没见过如此好的铁水,明代的冶炼技术,炼出来的是铁里带渣的铁水,而且含硫量高,流动性差,含铁量最多在70%左右,陈志远带来后世技术来炼的铁水,含铁量最低也在95%。

而且,高炉温度高,焦炭又是高纯度的炭,炼出来的铁水,实际上已是上等的碳素钢。

这些碳素钢,可比明朝锤打成形的百锻钢强多了,因此以后用来造枪炮,绝对不会炸膛。

不过,铁水出来还不直接进模,铁水流经撇渣器,流速减缓,铁水里含的渣质量比铁水轻,纷纷开始上浮,陈志远推开沙坝,上浮的渣又被分离排走,余下的铁水经过撇渣器,流去一排排沙模冷却成型。

放完铁水,待沙模的铁冷却。

挖出铁锭称重,一炉铁水产量达到七千斤。

而且,陈志远设计的高炉时连续投料熔炼的。

一个半时辰一炉,一天能炼八炉,就是斤,比日产一万斤的瓶炉产量还要高5倍以上。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