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这癖好,古往今来几千年了,还是没有改掉啊……嘿!
真是个倔老头呢。
人老了都是这么倔的吗?不对不对,天上那老头是神仙,哪里是人呦……我想我以后,七老八十了,一定不倔,而是和蔼得不行,满脸慈祥,有小朋友跑过来喊声爷爷了我就给他发糖糖吃……不喊嘛,不喊也发,哈哈!
唔,发糖还是以后再说,现在讲现在,毕竟活在当下嘛。
现在,我觉得,不容乐观啊!
而今的小学生,只知道机械地背乘法口诀和“锄禾日当午”
,体育课基本跟放羊一样,老师都知道因材施教的意思却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个中缘由也许和教育体制有些许关系。
同时呢,不知怎么开启学生智灵,培养其学习兴趣,以及动手能力。
还有就是教学涉及领域不足,而且太过一板一眼,以至于导致上课乏味、呆板,长而久之,创新力严重缺乏,各种防火防触电防坏人基本知识所知寥寥……教吧大纲不允许,不教吧愧为人师——这样一想,才发现老师却也似江湖中人,难啊!
感念于子秋出现以后,对于我的许多帮助,不止是学习上的简单地提高分数,更还有情感方面的对我的补充,使得我小时候就各方面优秀无比,可以说是达到了未成年人世界的巅峰吧。
于是在当时我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悲天悯人的态度,爱子秋的同时,又不忍瞧见子秋式的痴傻呆萌蔓延在整个校园,思索之下便在放学回家的当天夜里望着月亮思考了半个多小时写了一个排比句。
别小看一个排比句,可是很富有诗意和启迪意义的。
想当年,鲁迅写了个《狂人日记》不就一个日记嘛,但却是极具划时代意义和影响后世的。
我一个排比谁又能说,一定没有如此效果呢?
我是费尽心思,将学校比作四面墙,喻封建、守旧;把学生比作是墙里圈养的小白兔,喻天真、萌新,近乎傻的那一种。
“小白兔”
灵感来自天上那轮金黄色的圆月,“墙”
是我自家的墙。
于是奋笔疾书,《月下墙里的兔子》连夜孕育而生——
曾几何时仰望星空,要继续束手束脚内心苦恼地活在墙角内的四角的天空,内心毫无波澜,苟且下去吗?
要继续选择闭门造车,而对解放思想和开拓进取,及外面的精彩世界没有任何好奇吗?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