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的是一个关于小狗和公鸡的故事。
这个故事说的主要是一只小狗和公鸡在外面玩耍,晚上,公鸡到树上休息,小狗到树洞里。
等到第二天公鸡准备啼叫叫醒树洞里的狗。
而与此同时,一只狐狸被公鸡的啼叫声吸引过来。
看到肥美的公鸡,狐狸很想吃进嘴里,但它爬不上去树,于是准备欺骗公鸡下来,开始赞美它的歌声,欺骗它下来。
但是公鸡早就知道狐狸的狡猾,所以不会下去。
公鸡也很聪明,开始欺骗狐狸,要它去叫醒狗,只有它开了门自己才可以下去。
狐狸深信不疑,马上钻进树洞,结果被狗咬死。
①
这个故事是孟婉精挑细选的,感觉挺符合这几个孩子的。
而孩子也有不同的思想。
孟忆睁开眼睛非常认真的看向孟婉,他还没开口,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孟溪和孟依俩人相继开口。
“狐狸好坏坏哦,它骗公鸡。”
这是孟溪说的话。
“公鸡好聪明哦。”
这句话是孟依的感叹。
这俩孩子的想法就是一个大部分孩子的想法,但也能分析出一二。
虽然俩人是双胞胎,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孟溪第一个关注点是坏蛋狐狸,而孟依却是关注到聪明的公鸡。
“哇!
狗好厉害啊,能咬死狐狸。”
这句话是铁蛋说的。
他的关注点就是狗。
一共就三个动物,正好都被三个孩子关注到。
她其实还挺好奇孟忆会怎么,于是看向他那里。
而他一直看着她,小眼睛转了转,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大概率是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阿姐,公鸡为什么可以爬到树上啊?狐狸为什么不能?”
孟婉是真的没想到他居然问的是这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孩子问过,是个初三的孩子问的。
她当时为了解答的很有道理,还上网查了查,生怕解释错误。
可,那个答案,孟忆这么大的孩子能听懂吗?
她想了想,决定用一个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其实公鸡属于鸟类的一种,所以它也具有飞行能力,只不过只可以短距离飞行。
至于狐狸……它是因为爪子的问题,它的爪子抓不住树,当然有一种狐狸会爬树,就是灰狐狸。”
②
她讲完后,就看向孟忆,想看看他是不是懂了。
只见对方轻点了点头:“嗯嗯,那个狐狸一定不是灰狐狸。”
“对啊,小忆真聪明。”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