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几日,祢赢攒出了一批柴,借邻家的驴车载上,独自赶去镇上的集市售卖。
同路赶集的乡里人已司空见惯,不会感到惊异。
——那个符纯义的干孙女,名字不好记认,但年纪轻轻就能上山下水,力气比一般的少男还要大许多。
虽为人冷淡,但常有襄助老弱之举,逢人相谢,只道是“顺手”
。
东乡民风淳朴,乡民熟识之后,皆道这女娃子是个奇人,却并不因此疏远,反而更加亲近,时常请她帮忙做事。
走到半途,祢赢就听说镇口有官差,卡拦来往商贩猎户,收个什么“入镇税”
。
凡是要入镇做买卖的,都得交两成携带的货物。
好些从镇上回来的同乡皆有怨言,哪怕不进镇里的集市,在附近摆摊也要被找上敲一笔。
祢赢当即决定不卖了,调头回家,路上就将干柴分给了几个孤苦的人家。
最后还剩一些,和驴车一块儿赶回了邻家院子里。
将近晌午,妇人站在灶后一动不动,似乎要准备炊饭,灶上却是空荡荡。
祢赢从窗外看见,叫了声婶子。
妇人被吓得抖了一下,看清是她,才稳住心神:“阿赢怎么这么早?”
祢赢说:“镇上设了卡口,我推柴过去要收两成税,就干脆回来了。”
妇人听说缘由,喃喃道:“天爷,寒冬腊月的挣几分过年的辛苦钱,也要从我们手里拿走。
怪不得,怪不得……”
祢赢见她这副模样,问:“发生什么事了?”
妇人看了看窗外,压着声音说:“咱们隔壁的铁山县,乱了。”
祢赢听见这个消息,有种意料之外、又预料之中的感觉,问:“婶子从哪里得知?”
妇人说:“就咱们垭口,家里姑娘嫁到铁山的那户。
她姑娘昨个儿半夜带着男人孩子回来了,说是他们铁山县里有一伙役夫造官府的反,把县老爷杀了,县衙大堂拆了,到处抓人入伙,不愿意的就是个‘死’字。
天老爷,造反是要杀头的,这谁肯?幸亏他们一家运气好跑脱了。
今早我过去,看他们一家正收拾家什,要去投奔亲戚。”
看那一家人连房顶瓦片都要揭下来带走的架势,似乎整个夔州都待不得了!
妇人因此而担忧:“阿赢你说,那些贼人会不会打到咱们这儿来?石子儿刚回县学,万一遇到了那些贼人怎么办?早知道不催他回去读书,多留他两天……”
祢赢稍加思索,道:“婶子莫急,他们不至于这么快就从铁山县城打到咱们县城,县衙应该也得知了消息,有所防备,不会立刻出事。
至于其他的,你等我再去打听打听。”
她回家挎上小药篓,当即再度出门。
跑了几十里路,往垭口、镇上、隔壁村子都打听了一圈,才理清楚这件事情的原委。
隔壁的铁山县在秋收之后,就征了一批徭役修河渠。
然而直到大雪,官府都没有给役夫们发放棉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