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好男来当兵-《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第7章 好男来当兵(第1页)

不过他还得给曾经的自己圆谎:

“宋兄弟现今掌着军需、军械两司,用钱之处颇多;林教头训练士卒,既有惩诫,岂无奖赏?便是来年整理关隘、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还有山前大路年久失修,也要处理,都是要钱的地方。

不怕林教头笑话,小可此前只是因为山寨职事混乱,担心儿郎不知当家之难,便有意克扣了每次的分成,以备不时之用。

现在山寨有林教头共掌兵权,杜、宋、朱几位兄弟各司其职,小可岂会再藏私?”

原来如此!

几位兄弟对王伦的景仰顿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王伦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一下子高大起来。

这才是老大的风范!

这才是当家人的深谋远虑!

杜迁、宋万包括朱贵都暗骂自己小肚鸡肠、眼睛被眼屎糊住了,相守几年,竟然没看到王伦的高风亮节!

想到都曾在背地里腹诽过王伦,他们都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子,然后努力榨出自己裹在裘皮大衣里的“小”

来!

“山寨有兄长如此,何愁不兴旺?!”

林冲也很感动。

遇到这么一位平时节俭关键时刻又无比大方、能够主动让贤而不留恋权栈的老大,真是三生有幸啊。

“有哥哥做榜样,我们兄弟也把财物拿出来,共为山寨之用!”

杜迁、宋万一齐表态说,便是朱贵,也满脸赧容道:“小弟经营李家口的酒店,多少也攒了些私房钱,便都一起拿出来!”

果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刻,梁山的几位首领真正算是交了心,也把心往一处使了。

不过王伦却制止了:“不妥。

你们平时便没分得多少钱物,存之不易。

想我等上山结伙,都是因为生活无着,可不是为了继续过苦日子的。

几位兄弟都还未成家,现在攒些钱财,也是为将来成家立业之用。

不但如此,小可现在便立下规矩,从今以后山寨再有斩获,同样与众兄弟一道分配财物,只是这方法似乎可以再商榷。”

自己是带头大哥,好意思独揽着万贯家财吗?梁山都是他的,所以他可以大方到裸捐。

但是兄弟们不行啊,他们可能是一时义气,过后可能会后悔吧,王伦不想他们心里有疙瘩。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要是一开始就这么定没什么,从外往家拿也没什么,可是要从各人手里往外拿,肯定不会得人心的----大家千里迢迢上梁山,所为何来?

不要小看财富分配,从古至今的任何造反,绝大多数是因为分配不均。

5000年的历史已经说明,每当分配不公,财富一边倒时,社会就不稳定,就动荡,甚至兵荒马乱,比如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太平天国等。

梁山的财物分配制度,自王伦起,一向是大头领拿大头,小喽罗拿小头,只不过比重不同而已。

后来晁盖上山成为天王之后,每次抢到财物,小喽罗便把它们抬到厅上,一包包打开,然后将财物分类,衣服、行货、金银珠宝…等分门别类。

在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是:大家不准私藏,全部交公后,统一分配。

然后,书中说:“便叫掌库的小头目,每样取一半,收贮在库,听侯支用。

这一半分做两分:厅上十一位头领均分一分;山上山下众人均分一分。”

由此可以看出,除一半的财富作为“发展基金”

外,大佬们大概分得全部财富的四分之一,其余几百人分另外的四分之一。

这样一算,每个大佬的收入大概是小喽罗的七、八十倍之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