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一个极为消耗体力的体育活动,两小时运动下来,许多人都会又渴又饿。
这年头,没有矿泉水这样易携带的瓶装饮料,大多数人,出门都是自带军用水壶。
徐二龙看中的,就是在这儿游泳的人,大多数是年轻人,以小青年居多。
这是对钱最不敏感的一群人。
在又饿又渴的情况下,他们会乐意花上两三分钱,买一杯水喝。
说干就干。
徐二龙转身跑回化工厂,找到了王伯林,要求借一副铁皮水桶。
“你借这水桶做啥?”
王伯林好奇,但也没有为难,指了指角落的那一副铁皮水桶:“那个桶暂时没用,你拿去吧,只是,自己要洗一洗。”
“嗯,我就借几天。”
徐二龙又塞给王伯林半包烟:“你需要的时候,我就给你送过来。”
挑着桶,徐二龙站到厂里的一处水龙头前,把桶里里外外清洗一番。
然后,他再去厂外面的供销社,买了一斤老荫茶。
这老荫茶,是当地的一种特色茶,严格来说,算不上茶叶,只能算一种树叶。
煮熟后,就变成红褐色,能消暑解渴,提神透气,久泡不馊,是广大群众常喝的茶。
徐二龙将这一斤老荫茶,丢进桶中,又挑着桶,来到化工厂的锅炉房前。
国营大厂就是好,锅炉房的开水,随便打,大锅炉嘟嘟冒着热气。
徐二龙给锅炉房的师傅递了一支烟后,心安理得的站在一边,拧着水笼头,往水桶中灌开水。
一支烟的功夫,他跟锅炉房的师傅聊熟了,那两桶开水,也灌满了。
徐二龙挑着水桶,跟锅炉房的师傅打个招呼:“王哥,我先走了。”
“好嘞,明天再来。”
王师傅热情的回应。
反正他烧锅炉,这开水,谁来打,不是打?
徐二龙挑着水桶,晃晃悠悠的往着桃花河走,在经过供销社的时候,他折进去,又买了几个玻璃杯子。
一路走走停停,把水挑到河边,那桶子水,也凉了下来。
找了一块硬木板,支楞在一个桶上,再摆上玻璃杯,一个简单的凉水摊,算是搭好。
再将桶里的老荫茶,往玻璃杯里一倒,琥珀色的茶水,清透澄亮。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