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引子-《杜甫诗选注》

10引子(第1页)

第二期,包括杜甫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的十年间的作品。

这十年,杜甫差不多一直是住在长安,这些作品也差不多全是在长安作的。

杜甫的来到长安,在他的生活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这对于他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说:他的来到长安,一方面固然结束了他的游历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又正是一个新的富有社会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游历生活的开始。

尽管这种游历生活是痛苦的,是违反他的主观愿望的,然而对于诗人的成长却是必要的。

长安,大家知道,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但也是罪恶的渊薮。

它是天堂,又是地狱,有吸血的,也有输血的,阶级的对立,在这里表现得最为明显。

由于杜甫在当时社会上有他一定的身份,有机会看到那天堂的一面,同时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物质生活的奇苦,又有可能看到这地狱的一面,接触到人民生活,这样,就使他对统治阶级有了进一步的憎恨,对人民有了进一步的同情,从而创作出象《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和《赴奉先咏怀》等具有深刻思想性的诗。

单凭这些诗,杜甫就已够不朽的了。

据现存的诗来看,杜甫这十年中,写了一百一十首左右的诗。

这自然也有亡佚,但数量可能不大。

饥寒交迫的生活,使他不可能写出太多的诗。

生活的丰富,扩大了杜甫诗的领域,也开展了他的诗的篇幅,这时出现了五百字的长篇,二百字以上的更是常见。

在侍的体裁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七言古,他这时竟写了二十八首之多,也是第一期所没有的现象。

本来,悲愤激动的心情,是需要这种“长句”

来发泄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