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李承业在盗马关拿了薛勇夫妇,解至长安,与薛丁山一同囚入天牢。
此时鲁王程咬金与一班功臣,谁不欲救薛氏一门,怎奈这罪在不赦,不敢多言,只好纳闷于心,指望中宗恩赦。
中宗亦有赦他之意,怎奈武后怒气不息,又兼张天左、张天右等在武后面前唆奏,这且慢表。
且说江淮侯李敬猷,知中宗实有欲赦薛氏一门之心,怎奈武后必要杀尽薛氏一门,又有一班权臣唆奏武后,武后竟有废帝之意。
若帝一废,薛氏一门焉能得赦?薛刚虽造此大罪,一门被戮,怎忍他世代忠义功臣竟覆宗绝嗣?敬猷心想,如设法救了薛猛三岁之于薛蛟出牢,日后也好为他薛氏传宗接代。
左思右想,无法可救,只是叹息。
想了半日,忽然把桌子一拍,道:"
要存薛氏之孤,须得一个三岁的小儿,到天牢暗行换出薛蛟方妙。
况我又无多子,只得两个孩儿。
长子孝德,五岁上在花园中被妖摄去,至今并无下落。
次子孝思,今方三岁,虽与薛蛟同岁,但是独子,如何可去换他出牢?不绝了我自己的后代!
"
想了半日,忽然叹道:"
罢,罢!
若惜吾子,焉救得出薛氏之后?况我哥哥敬业现有三子,尽可传宗,何用孝思!
"
主意一定,抽身入内,吩咐乳娘道:"
我晚上要抱公子出去顽耍。
"
乳娘应诺。
原来敬猷夫人生下孝思,产后身亡,孝思就交付乳娘抚养。
到了天晚,敬猷叫了几个心腹家人跟随,吩咐备马。
取了一个竹笼,敬猷纷纷泪下,不得已抱孝思放在笼内。
那孝思也不啼哭,昏昏睡去,外人竟看不出来。
家人背了竹笼,敬猷上马,出府往天牢而去。
到了初更,已至牢门。
敬猷下马,家人到牢门口道:"
江淮王来查监哩。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