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文王既薨,太妊母、太姒妃、武王、众公子举哀,将文王木柩于正殿。
太公谓武王曰:“先王临终有命,速以兵谏纣王,大王之意若何?”
武王曰:“当遵先王遗命。”
太公遂遣使往八百国,布告丧事并起兵伐纣等因。
八百诸侯,皆来岐周吊孝。
一路官民罢市,嚎哭如丧考妣,是时五岳之峰,银妆玉砌。
江河湖海之水,雪浪霜涛。
八表三川,粉铺绿野,九州四读,白练红尘,六合之内,咸动哀声,各域之中,尽生惨色。
话分两头,且说纣王暴虐日甚,箕子不忍,谏曰:“自陛下即位以来,灾害日生。
人君必修仁政以弭之,故曰妖不胜德,变灾为祥;德不胜妖,变祥为灾。
宜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斩妖妇于宫闱,诛贼臣于市肆,谢罪西伯,悔过诸侯。
如此天命可留,人心可回,祥可至,而灾可洱,乃潜移默夺之机也。
。
愿陛下熟思之。”
妲己屏后听得“斩妖妇”
三字,大声:“皇叔无端诽谤陛下昏庸,必欲置妾死地,何也?”
箕子曰:“污辱一身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恶不忠也,为人臣而弃君自全,不忍为也。”
遂佯狂倒地,口吐血涎,不省人事,妲己犹恨之,讽纣将箕子削发髡首,囚入宫中为奴。
微子、微仲哭奏曰:“昔黄帝阴符云:治国有三常,一曰举贤为常,二曰任贤为常,三曰敬贤为常。
此道宜行之,百世可也。
今陛下有贤而不能敬,且任则目前,必有大祸。”
纣曰:“有何大祸?”
微子曰:“囚贤叔为奴,宠贼臣为忠,尊淫妃为圣,陛下大误至此,臣不知其所终也!”
纣大怒曰:“本欲重处,姑念至戚,贬为庶人,永不得入朝与政。”
二人大哭出外,自度徒死无益,步至阴阳台官所,问太史毕、少师强:“卜天下大事何如?”
二台官对曰:“大事终不可支,宜盍去诸。”
正言之际,比干适至,微子具道前事,干曰:“为人臣子,见君暴虐,畏死不谏,非忠之至也!”
乃披发跣足,仗剑入宫。
纣曰:“皇叔轻亵乃尔,盖知罪耶?仗剑逼朕,得无间于君臣之礼乎!”
干曰:“凡少充下僚,尚不肯冒弑逆之罪,况臣有死无二者乎!
仗剑相随,恐遇近侍拦阻。
若云臣逼陛下,臣死无处所矣!”
遂插剑入鞘:“臣固知罪,但不知箕子、微子、微仲何罪?”
纣曰:“三人恶言讪朕,姑置之免死。”
干曰:“诸臣获罪陛下,罪不可辞,然剖胎敲骨之人,其罪何居?”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