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晋室四方悦服 代燕邦一举荡平-《南北史演义》

扶晋室四方悦服 代燕邦一举荡平(第1页)

话说杀桓玄者,乃是益州刺史毛璩之姪毛祐之。

桓玄篡位,曾遣使益州,加璩为左将军。

璩不受命,传檄远近,列玄罪状。

及闻刘裕克复京师,遣其姪祐之率兵三千进趣江陵,以绝玄之归路。

事有凑巧,恰好与玄相遇,遂击杀之。

於是传首江陵,收兵而返。

荆州太守王腾之,乃改府署为行宫,奉帝居之,以玄首驰送东军。

无忌等大喜,以为贼首既除,大事已定,军心渐懈。

又遇风阻,浃旬未至江陵。

那知桓玄虽死,诸桓各窜,桓谦匿沮泽中,桓振匿华容浦,各集余党,伺隙而动。

探得东军未至,城内无备,乘夜来袭,逆党在内者从而应之,斩关而入,江陵复陷,王腾之等皆遇害。

桓振见帝於行宫,跃马横戈,直至阶下,瞋目向帝曰:「臣门户何负国家,而屠灭若是?」帝弟德文下座谓曰:「此岂我兄弟意耶?」振欲杀帝。

桓谦苦止之,乃下马敛容,再拜而出。

明日遂奉玺绶还帝曰:「主上法尧禅舜,今楚祚不终,复归於晋矣。

」复晋年号,振为都督大将军、荆州刺史;谦为侍中左卫将军,招集旧旅,附者四应。

无忌等间江陵复陷,大怒,星夜进兵,攻桓谦於马头,破之。

欲乘胜势,即趣江陵。

道规止之曰:「兵法屈伸有时,不可轻进。

诸桓世居西楚,群小竭力,桓振勇冠三军,难与争锋。

今桓谦败,彼益致死於我,未易克也。

且暂息兵养锐,徐以计策縻之,庶无一失。

」无忌曰:「残寇遗孽,一举可荡,君何怯焉?」遂进兵。

桓振逆战於灵溪,分兵为左右翼,中军严守不动,及战急,亲率敢死士八百,从中冲出,忽下马,各执短刀奋砍,东军不能支,遂大败,死者千余人。

无忌等仍退保寻阳,上笺请罪。

先是,裕命敬宣为诸军后援,敬宣缮甲治兵,聚粮蓄财,日夜不怠,故无忌等虽败退,赖以复振。

停兵数旬,复自寻阳西上。

至夏口,有兵守险不得前。

时振遣其将冯该扼东岸,盂山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候月垒,众合万人,水陆相援,毅与道规分兵向之,毅攻鲁山城,道规攻偃月垒,无忌以中军遏於中流,自辰至午,二城皆溃,生擒山图、仙客,进薄东岸,冯该之师亦溃。

先是毅恐江陵难下,致书於南阳太守鲁宗之曰:「贼徒虽败,尚据坚城,请举南阳之兵以袭其后,首尾共击,庶易成功。

」宗之遂进兵,击冯该於柞溪,斩之。

振闻宗之兵将至,谓桓谦曰:「东军来攻,兄暂坚守,勿与交锋,俟吾先破南阳之兵,然后归而击之。

」说罢,潜师以出。

毅探得振不在城,进兵围之,昼夜攻击,将士肉薄而登,谦不能拒,遂弃城走。

桓振方与宗之相持,知城中危急,引军还救,而城已陷。

宗之追击,振军亦溃逃於溳川,刘怀肃追新之。

桓谦、桓蔚、何澹之俱奔秦,於是何无忌奉帝先还,毅及道规留屯夏口,经理荆、襄。

甲午,帝至建康,百官诣阙待罪,诏令复职,大赦改元,惟桓氏一族不赦,以桓冲忠於王室,特宥其一孙继后。

却说殷仲文以丧乱之后,朝廷音乐未备,言於裕,请修治之。

裕曰:「今不暇治,且性所不解。

」仲文曰:「好之自解。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